为什么过年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有鱼鱼鱼鱼鱼?
文创
文创 > 风向智库 > 正文

为什么过年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有鱼鱼鱼鱼鱼?

每逢佳节胖三斤,此时看着电子秤上的数字,不免有些忐忑。

然鹅,过年不吃是不可能的,是不可能不长肉的。

在新春的餐桌上,不论菜肴如何变幻,有一道食材的地位一直不动如山。

为什么过年吃饭时一定要有鱼?

翻开历史,眉头一皱,我发现这条“鱼”并不简单。

来自古人的原始崇拜

古人对鱼的崇拜,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在那时,玉鱼成为最流行的配饰。

鱼佩通常曲体弓背,鱼体肥大,尾分叉且下弯,嘴部有钻圆孔,以便佩戴。 鱼的鳃、鳍等部位,用明快的细线刻画。

别说,这古代鱼佩造型还真是萌萌哒!

说到鱼,“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的鲤鱼,应该是我们和家里的锅最为熟悉的。

鲤鱼的美味,早在春秋时期,就被记录在案。

《诗经·陈风·衡门》云: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 岂其娶妻,必宋之子? ”

“吃鱼就吃黄河鲤子,老婆就娶宋国妹子”,想必是当时的一句流行广告。

鲤鱼,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尊崇的象征。

传说中,孔子的儿子出生时,鲁昭公就送了一条金鲤鱼过去。 孔子视之为祥瑞,于是给儿子起名叫孔鲤。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大锦鲤”,送鲤鱼在当时成为一种风尚。

如果当时送狗成为一种时尚......那叫二狗的孩子估计会满街跑了。

到了汉代,鱼因为“不瞑目”的生理特征,又被人们当做镇宅之用。

门扣、钥匙、门锁都被做成了鱼的形状,门钥必以鱼者,取其不瞑目守夜之义。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曰: “钥施悬鱼,鱼翳伏渊源,欲令楗闭如此。 ”

这是一条有仙气的鱼

惠子问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庄子答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而对于道家而言,鲤鱼不是食物,是坐骑。

左下角的鲤鱼

在长沙子弹库战国古墓出土的帛画《乘龙升天》图中,舆盖下的仙人正欲乘龙升天。

画面的左下角处一条鲤鱼随行,似有引路开道之意。

西汉的《列仙传》中,记载了70位神仙,升天的办法也是五花八门。

有乘风而去的,有涅槃的,有登高山云深处的,还有不少乘坐“锦鲤直通车”的。

明 李在《琴高乘鲤图》

“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 "

战国时期,荆楚之地的人认为,天河与地表的川流是相通的。

而居于水中的鲤鱼,则被赋予了“沟通天地”的神使角色,成为了摆渡仙人的“老司机”。

那么多鱼,为什么是鲤鱼呢? 这就要从“鲤鱼跃龙门”说起了。

《本草纲目·翼》有云:

“龙者,鳞虫之长。 王符言其形有九似: 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

但凡有鳞片的,都奉龙为首领,而龙的鳞片又和鲤鱼一样......

有理由怀疑,鲤鱼其实就是龙的私生子,至少具备一定的血缘关系。

当然,凡事都要讲证据。 仔细一看,我又发现......

“龙有九似”之中,唯独没有提到龙须的由来。 “头似驼”,可骆驼是没有胡须的。

再一看鲤鱼,下颚处两根短须。 好了,可以宣布破案了!

别惊讶,你吃下去的每一口鲤鱼,都隐隐含着仙气。

全家吃鱼谐音梗

鱼之所以在年夜饭的餐桌上地位稳固,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我们的老祖宗太爱玩谐音梗了。

毕竟在古代,谐音梗是不用扣钱的。

“鱼”与“余”谐音,过年吃鱼,取“年年有余”之意,为新春增添喜庆气氛。

全鱼宴

但不同的鱼,吃起来讲究也不一样。

鲤鱼: “鲤”与“礼”谐音,过年吃鲤鱼,取其“大吉大利”、“鱼跃龙门”之意。

鲢鱼: “鲢”同“连”谐音,过年吃鲢鱼,“连年有余”。

鳜鱼: “鳜”和“贵”谐音,过年吃鳜鱼,那正是“富贵有余”。

不过,各种鱼中,鲤鱼还是当仁不让的一哥地位。

除了食用外,鲤鱼还是一味中药,具有“健脾、健胃、利水下气、通乳安胎”的功效。

古时药店的幌子上,通常写的不是“藥”字,而是“愈”字。 “鱼”字与“愈”谐音,取药到病除之意。

当然,鲤鱼还是逃脱不了被吃掉的命运,只不过是被抱在了药包中而已。

在这里给各位拜个晚年:

祝大家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脱单暴富全都有!

多吃鱼,少吃肉,年后没准还能瘦。

那个,请把体重秤拿远一点,大过年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