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在这次疫情被推上风口浪尖?丨风向片单
文创
文创 > 风向智库 > 正文

“他们”为何在这次疫情被推上风口浪尖?丨风向片单

动物怎么了?

话说这几天打开热搜和朋友圈,你会发现不是关于疫情的消息铺天盖地,就是动物被前所未有地推到风口浪尖:

一篇名为《蝙蝠不招惹人类已是万幸,为什么还有人敢吃它们?》的文章被无数人转载;

1月23日,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教授等19名院士学者联名呼吁:杜绝野生动物非法贸易和食用;

2月1日,在无锡,因为担心猫会传染病毒,社区趁主人隔离检查期间将他的猫活埋;另外,建议立法禁止居民在家养宠物的呼声也甚嚣尘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湖南的禽流感又冲上了热搜榜首!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发布禽流感疫情

一时间,人和动物的关系,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那么,我们究竟要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以什么样的距离跟动物乃至整个自然相处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在这里为大家推荐5部自然纪录片,或许不一定能找到答案,但一定会受到些启发。

1.《我们的动物邻居》

对于长期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来说,自然界的动物已越来越陌生,这似乎是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然而,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却揭示了一些让人颇感意外的事实:原来,即便在高楼林立的繁嚣市区,也依然有一些野生动物生活在其中。比如北京,安家在CBD的红隼、老城楼上的雨燕、长安街上的乌鸦、朝阳公园的鸊鷉[pì tī],以及后海的绿头鸭……

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截图

《我们的动物邻居》摆脱常规、另辟蹊径,将野生动物与我们潜意识里最意外的选项——现代都市联系起来,而且更成功地告诉人们,都市里竟也有那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彩内容。这种惊喜,正是本片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因之一。

流落城市的动物,极易唤起人们的恻隐之心,而我们将同情施于它们的时候,似乎忘记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我们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且将会永远带着自然的属性存在下去,但比起城市里的动物,也许更为族群庞大的我们,才是现代城市里离开故土更为久远的物种……

2.《动物世界》

作为一款老少皆宜的动物纪录片,《动物世界》除了丰富的自然知识,它的视听也堪称教科书式的典例。将没有主角的自然世界,变成一个个有聚焦的故事。观众动容于荧幕中每一只动物的生离死别,每一集《动物世界》,就如同是一部故事片。

纪录片《动物世界》截图

《动物世界》的科普工作对中国人影响有多大?在节目播出十周年后,赵忠祥收到了这样一封来信:“我原来是一名偷猎者,看了这么多期节目后,我突然觉悟了,意识到做的这些事是很罪恶的。现在我已经放下了偷猎,加入到当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当中。”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草原又到了动物们交配的季节。”你有可能没有看过完整的《动物世界》,但不可能没听过这段经典的解说词。以今天的视角来看,这段台词不亚于“freestyle”、“balance”等任何一档综艺节目的网络热词,甚至更为经典。《动物世界》与赵忠祥,更成为了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3.《我们诞生在中国》

生活在高原地带的雪豹,不久前刚刚成为两个小家伙的妈妈,为了抚养孩子长大,她不仅要一次次出击捕猎,还要面对来自强劲对手的挑战;

四川某处的茂密竹林中,大熊猫正和女儿快乐玩耍,女儿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尽早挣脱妈妈的束缚去拥抱未知的世界;

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剧照

神农架的原始丛林里,小金丝猴倍感落寞,因为新出生的妹妹夺走了本该属于他的关爱,于是他离开家人,成为了流浪猴中的一员,却必须面对种种残酷的现实……

这部是由美国、中国、英国联合拍摄,陆川导演,周迅解说的“自然电影”,有人戏称它是精编版《动物世界》,影片耗费三年时间制作,拍摄横跨春夏秋冬四季,在卧龙、神农架、可可西里、羌塘、三江源等多个自然保护区取景,选取中国特有动物,讲述关于养育、成长、接纳、分离与回归的故事。

作为一部院线作品,当时不少人看到影片结尾哭了。雪豹达娃的死,让很多人心碎不已。作为一个母亲,在幼崽尚未成年之际,被竞争对手抢走了领地,到了新地盘又迟迟不能捕获猎物,眼看着自己和孩子无法度过这个寒冬⋯⋯饥寒交迫的达娃,孤注一掷冲向牛群,死死咬住一头牛犊的脖子,不肯松口。牛妈妈用庞大的身躯和牛角踩踏和顶撞达娃,她最终伤重而亡,白雪逐渐掩盖了她漂亮的身躯,身后的两只雪豹幼崽,只能黯然离去……

动物们也有恶劣气候需要对抗,食物链顶端的猎食者也会受伤饿死。它们都在遵循着自然的法则生活,而自然永远都不是只有一面。

4.《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导演李成才说:“好多植物和我的童年时光完全是连在一起的。阳光下,蜻蜓飞过,一片绿油油的麦田,那就是我的童年时代。”这就是中国大多数纪录片的萌芽,从一点情怀逐步累加,然后用心出发,《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也是如此。

中国以三万多种植物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三,《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选取其中21科28种植物,汇聚200多位主创三年制作,走遍国内27省和世界7个国家,描绘中国植物的模样。

或许我们都曾以为植物是自然的产物,生在哪儿长成什么样儿都是顺其自然而已,其实不是,它和所有生命一样,为了生存和繁衍,拼尽全力,穷极一生。

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剧照

植物们之间的斗争,不亚于最复杂的权谋剧,各种阴谋诡计层出不穷,有些计策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很多植物生长的位置、发芽的时机、甚至是生长的高度,都是经过一代代演化,保持了最精妙的状态。而几乎所有的植物,就是在这样的斗争之中一步步演化,从而成为我们现在接触到的样子,这可以说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植物们斗争的结果。

这部纪录片能带领我们填补未知植物世界的空白,对习以为常的植物获取新的见解,懂得大自然的规律,感受到物种进化的神奇。

5.《地球脉动》

从南极到北极,从赤道到寒带,从非洲草原到热带雨林,再从荒凉峰顶到深邃大海,难以数计的生物以极其绝美的身姿呈现在世人面前。大自然的神奇之手创造的万千生物以其各自的习性自幼生活在生身土地之上。他们顺应着严苛的自然环境,顽强追逐着明日的朝阳。然而人类肆无忌惮的活动则侵蚀着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它们渺小而伟大,通过BBC的镜头,生命的光辉得以放大,闪耀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纪录片《地球脉动》第二季截图

以91岁高龄解说《地球脉动2》、被誉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的大卫·爱登堡爵士,在采访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时,曾经留下了这样一段对话:

奥巴马好奇地问道:“为何这么多年来,您始终对大自然保持如此浓厚的兴趣?”

爱登堡回答“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孩子不会对自然着迷,比如一个五岁的孩子,翻开一块石头看到一个蛞蝓,他会觉得发现了一个宝贝,它头上长的什么?它如何生存的?孩子们爱自然,他们能够理解自然,所以这个问题应该是:你是如何失去兴趣的?当然,我从来没有失去兴趣。”

纪录片《地球脉动》第二季截图

人类和自然的“较量”,在不经意间,似乎总会转变相应的“强弱”角色。和这场“战疫”一同而来的,或许正是这场“较量”的一个全新的转折点,该如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并且如何搭建起理想的生命共同体,也希望你能够从这个片单中得到启发或答案。

作者简介:

阿布,纪录片导演、影视节目策划人, 凤凰网文创频道特约研究员。

曾任纪录片《纽带》、《西去东来》、《大国质量》导演、撰稿;文化综艺《咱们穿越吧·为什么穿越》总导演、《一堂好课》导演;于谦脱口秀《谦道》制作人、撰稿。

主编:宋观

策划:付饶,孙铭鱼

作者:阿布

编辑:高晓晨,刘瑞祺,陈子君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