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书单VOL 01:我们仍然热爱生活
文创
文创 > 风向智库 > 正文

国潮书单VOL 01:我们仍然热爱生活

编者按

2020年,开头真的很难。似乎还没来得及开始好好过个春节,喜庆氛围就被日渐增加的焦虑取代,甚至说不准哪一条“不真实”、“不准确”的谣言就会击溃心防。与此同时,在线教育的兴起,“风月同天”引发的热议,又给我们重新思考文化、渴望知识的契机。

春节以来,凤凰网文创频道编辑们夜以继日,联动十余位《文化风向标》特约研究员组成选书团,从生活、故事等维度出发,在内容上力求兼顾专业与大众,拣选这十年来出版或重印的传统文化类书籍,形成系列国潮书单。

如毛姆所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或许我们可以从“国潮”出发,去理解国人所擅长的乐观与坚韧,和其背后所承载的精神寄托。

图片来源: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

国潮书单VOL 01 我们仍然热爱生活

推荐语

何谓国潮?我想国潮正是在中国千百年历史积淀下,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核的恋“物”行径,其“物”在具象的物质之外,还是充满烟火气的生活方式,是不同时代纵深呈现出的独特历史肌理,是作为华夏文明代代相承精神载体的文字、符号与图腾。

本期国潮书单以“我们仍然热爱生活”为主题,带领你跟随五位作者的步伐,走进除了家国与春秋之外,那些闪闪发光的烟火日常与活色生香的国潮记忆。瞧瞧书中人如何在日常中聚焦某一物品、某一种生活方式去精雕细琢,乃至于研究出了一门学问、演变成了一种潮流趋势。

图片来源: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

当然,谈及国潮与生活,可选的书目数不胜数,权且以本期书单做个引子,希望能唤起大家对日常的重新凝视,就算肉身宅而不出,“一个人能观察落叶,羞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对了,这句话也是那个毒舌又可爱的毛姆说的。唯有生活的琐碎能够唤起我们对生活的热爱,给予我们一点向前的动力。

《幸运签饼纪事——中餐世界历险记》

作者:【美】詹妮弗·李

出版社: 三辉图书/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3年7月

【简介】

2005年3月30日,在这个令美国彩票界震惊的日子里,劲球彩票二等奖中奖人数离奇得高达110人,远远超出预计的3.7人。当所有中奖者被询问到如何抽选出这列号码时,他们的回答令人惊讶得统一——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从中餐馆的“幸运签饼”上拿到的。

为了弄清楚“幸运签饼”之谜,詹妮弗·李花费了三年时间逐一探访这110个人,和那些美式中餐馆。

你会在这本书里发现,中餐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也牵动着许许多多异乡人的味蕾,也会成为他乡人的思乡解药。炒面三明治、美国炒菜、辻占煎饼……这是中餐在世界上的奇幻漂流,以及与漂流一起发生的奇幻故事。

这本书就像“幸运签饼”,充满了不为人知的事实、趣味、离奇和苦难,看完时会很有大快朵颐之感。

【书摘】

“烹饪就像语言,食材用料是词汇,烹饪技法是语法。你可以融会贯通各种不同的烹饪传统,这些传统来自你所接触的人,你所接受的影响。

美食是一种亲密的语言,人人都懂得,人人都乐于分享。美食是文化交流中的第一位使节,它的重要性超越了口头语言。美食能跨越文化的鸿沟。美食能穿越重洋。精通一门外语需要花很长时间,了解一种文化历史和文学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人人都可以马上对一种美食作出评价。尝试不同美食的意愿能清楚地反映一个人对其他文化的好奇和接纳——而这种意愿的表露也催生了人们对旅游的渴望。接受一个国家的美食往往是融入这国家的前提条件。”

《酒人酒事》

作者:夏晓虹编 / 杨早编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月:2012年11月

【简介】

在历史上,酒与文人的联系是微妙的,很多人都觉得酒似乎确能为书写带来一些好处,李白一句“会须一饮三百杯”就让多少人落下了文人好酒的印象。

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至少老舍、周作人、张中行三位就自认“不会喝”或“并没有好大的量”,好像文章作得妙不妙又与酒量并没什么关系。但也有那豪饮且好作者,比如梁实秋,就曾聚集七名酒徒,自命“八仙过海”,结伙远征,狂言“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

此外,探讨酒文化和酒与文人的关系,也是本书的一大文章。本书收录了周作人、老舍、范曾等58位现当代文人共69篇散文。如此小小一本“酒书”,每一篇有长有短,每一种酒趣都各不相同,不知不觉沉浸在“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的境界,实是妙哉。

【书摘】

“我在青岛居住的时候,那地方背山面海,风景如绘,在很多人心目中是最理想的卜居之所,惟一缺憾是很少文化背景,没有古迹耐人寻味,也没有适当的娱乐。看山观海,久了也会腻烦,於是呼朋聚饮,三日一小饮,五日一大宴,豁拳行令,三十斤花雕一坛,一夕而罄。七名酒徒加上一位女史,正好八仙之数,乃自命为酒中八仙。

……一日,胡适之先生过青岛小憩,在宴席上看到八仙过海的盛况大吃一惊,急忙取出他太太给他的一个金戒指,上面镌有“戒”字,戴在手上,表示免战。过后不久,胡先生就写信给我说:“看你们喝酒的样子,就知道育岛不宜久居,还是到北京来吧!”我就到北京去了。现在回想当年酗酒,哪里算得是勇,直是狂。”

——梁实秋《饮酒》

《何处有香丘·红楼谈香录》

作者:亚比煞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8年5月

【简介】

这是一本“有香味”的书,是一个爱香者呈现的感官红楼,一个品香者的红楼探香记。一首凄美的葬花吟,一首夺魁的《咏菊》,我们知晓林黛玉的绝妙才情,却从没注意过,那大观园里奇妙的香气更显她美人多娇。

用香,在古代,为风雅之首,也是身份的象征。但令人遗憾的是,香作为风雅之首,一度被人忽视甚至忘却。富庶如贾府,怎会少得了香呢?那些才华横溢的女子们,怎会不懂香?那些花香、佩香、熏香、焚香、妆香、食香,样样看似简单,实则处处藏着心思。

作者正是用她最精巧细腻的笔触,洞察秋毫,闻香识人,品人品香。它会赋予你独特的嗅觉体验,领你重新入红楼,赏荷,品香,寻香丘,静看大观园中花开花败,起了又落。实是读红楼的又一绝妙体验。

【书摘】

“有植物就有香气,植物若是一盏灯,香气就是它们的光。《红楼梦》的女子们也都各有独属于自己的香气,这不奇怪。美人从来都是与香分不开的,几乎所有和美人有关的东西,都可以用芳香来形容:香腮、香唇、香肌、香汗、香吻、香闺、香鬓,芳名、芳龄、芳踪,怜香惜玉、国色天香……说“香”是女性最重要的转喻,也不为过。

整部《红楼梦》,也贯穿着焚香、熏香、闻香、佩香、上香、香品、香具、香物……可见清代用香之盛、之精、之广,也可窥见一个时代文化的精致与繁华。”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作者:沈从文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月:2011年12月

【简介】

“沈先生的床上、桌上堆满了书,床上只留出一条勉强躺身的位置,睡觉时连身都不好翻……他工作起来又常常忘记吃饭……”,黄能馥在散文中回忆先师时,这样描述着晚年的沈从文的工作状态。

花费十数年时间,沈从文先生完成了这本服饰研究,为从事中国丝绸和服饰史研究的人打下奠基,至今依然是研究丝绸和中国服饰史的必读著作。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原以为学术著作想来是艰深晦涩的,做好了一点一点“啃”下去的准备,却不想插图丰富,图画生动精细,文字清新斐然,考证详实细致。沈先生对于不同阶层服饰制度的发展、沿革,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民俗都进行了系统的、深入浅出的讲解,细细读来很有娓娓道来之感。

【书摘】

“我国服饰文化的历史源流,古书典籍中留下了种种传说。惟在提及衣服的创始与沿革时,不免多有附会,情形正和对待远古其他事物的发明一样,名分上照例也要归功于二三皇五帝。有关服装产生的传说,大概以战国时人所撰《吕览》和《世本》的记述最为通行。据称于黄帝时“胡曹作衣”,或说“伯余、黄帝袭衣裳”。

后来西汉刘安《淮南子》书中,作了更见真切的描绘:“伯余之初作衣也,锬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后世局之机杼胜複,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擤形御寒。”撇开伯余不论,此说似非全出虚拟,也许据旧闻另有所本。它反映了这样一种历史状况:大约在原始纺织技术昌明之前,曾有一个手编织物做衣服的阶段。这是可信的,也是重要的。”

《中国古代金银首饰(三卷)》

作者:扬之水

出版社:故宫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4年9月

【简介】

博物馆里凝脂的玉镯、精妙的簪钗、故宫里金光闪耀的凤冠……我们想起古代的文化和风俗,一向离不开那些璀璨的金银首饰。上面的图腾纹案,细小文字,和与其相随的古老传闻,无不令人惊叹或感慨。扬之水先生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潜心研究十余年,以古代贵族日常佩戴的金银首饰切入,带领我们看中国社会的兴衰变革和思想演变。

不得不说的是,读这本书的体验无异于置身在一家展品丰富的博物馆——本书装帧华美精致,首饰图片放大并彩色印刷,可供细细端详品味,每翻一页都似乎是在近距离观看一个展品一般。加之扬之水先生细细讲解,旁征博引,为每一件首饰的历史、来源等都做了详密的注解和索引,读来实在令人大开眼界。

【书摘】

“制作比较精细的样式中,有一类是龙首簪钗。出自南京仙鹤观东晋六号墓的一枝,长二十三点一厘米,簪首起弯处做成长角后伸的龙首,龙口衔珠,继而弯折前伸,尽端成一耳挖。甘肃高台地梗坡魏晋四号墓出土一枝金龙簪式样殊异,龙身很小,龙首颇巨,扁平的簪柄含在龙口。同出尚有金钏一对,金花一枚,金钏为单环,仍是汉代以来的传统样式。

金花则是五枚叶片合抱的一束,五根花茎从中心宛转探出,穿起金箔制成的花朵,然后在花心里绕作环状。此环当是用于悬缀摇叶,而这一枚金花便很可能是步摇上面的一个部件。”

本期联合推荐人

张小貘:管理咨询师,北大心理学研究生,凤凰网文创频道《文化风向标》特约研究员,曾任职安永、华夏基石等中外知名咨询公司等。

编者后记

提及国潮,未必等同于阳春白雪,可以是暖心的幸运签饼、人见人爱的好酒、旖旎多娇的暗香、璀璨的耳环,别致的服饰……再宏伟壮观的画卷,也不过是由这一个个小小的物件串联而成,我们喜爱“国潮”,也许也正可以从了解这些小物件开始。

同时,经讨论,我们决定以“十年”为拣选区间,一是便于大家按图索骥,在书店网购、线上图书馆阅读;二是希望在目前这样特别的时间点,让这些有厚度的内容给我们以慰藉和思考。

主编:宋观

本期研究员:张小貘、刘瑞祺、陈子君

本期助理研究员:穆楠、丁文秀

运营支持:高晓晨、张倪侥

指导单位: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

联系邮箱:liurq@ifeng.com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