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互助:疫情中的海外留学生丨独家
文创
文创 > 风向智库 > 正文

温暖互助:疫情中的海外留学生丨独家

在人口流动如此迅捷的时代,寥寥数日便已物换星移,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变成全球性问题,韩国、日本、伊朗等地成为新的灾区,在欧洲也呈现爆发趋势。

一夜之间,意大利死亡病例破千;英国宣布所有咳嗽和发烧病人自我在家隔离七天;爱尔兰宣布全国停课,欧洲多国的情况也日甚一日。人们的目光开始转向国外,为远方的那些若无其事感到心焦。

(欧盟成员国卫生部长3月6日召开会议,商讨医疗物资问题,图片来自ABCnews网站)

远在他乡的海外华人,也感受到疫情的潮水在向他们逼近。在灾难面前,每个个体也都怀着同样朴素的心愿,想要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平安。保全自身必不可少,而危难时刻彼此的体恤与关怀才更难能可贵。

在疫情的潮水面前,我们该去援助、去记录、还是在沉痛追思过后,更加坚韧地生活下去。凤凰网文创频道继续对话多位海外华人,听听他们如何经历和应对这道洪流。

1、大馅儿,纪录片导演/摄影师

伦敦艺术大学传媒学院摄影系研究生

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我身边在伦敦留学的朋友们开始着手向国内运送救援物资的工作。因为标准不同、对接沟通方面的问题,物资从国外送到医护人员手上,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他们在进行这些工作的时候,还要同时顾及自己的学业。因此在物资最紧缺的那几天,他们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当时我刚好也很忙,没出什么力,感觉心里很过意不去。后来,身边有陆续有了华人受到歧视的现象。我和朋友们开始讨论怎样减少这种对立的情绪,更好地帮助中国留学生去应对。

当时很多留学生会被问,“你们中国人都吃蝙蝠吗?”,这跟之前“中国人吃狗肉”的刻板印象如出一辙。我们在SOAS(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办过一个活动,请了一位研究食品史的博士来,从历史和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这种刻板印象为何存在。同时,也想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让大家能够讲述自己受到歧视的经历以及分享一些应对方法。

我们还一起做了一份针对非中国学生的传单,内容主要是疫情期间和中国学生相处的do's and don'ts(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事),希望能够建立更多的尊重。

在这个过程中,我突然想到,我自己是拍片子的,可以用这种影像化的手段让更多人知道这些事。视听语言是一个更适合我表达想法的方式,相比文字,它更加直接,也更容易被理解。而且我们现在经历的这些值得被记录下来。所以就跟朋友们商量了一下这件事,她们都很支持。于是我很快做了一个纪录片的拍摄计划,发到社交网络上,大家也都热心地帮我传播。

后来非常多的人联系到我,仿佛因此认识了全伦敦学纪录片的留学生,有种一呼百应的感觉。他们都希望用自己比较擅长的方式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还有一些人是为身边的朋友受到歧视而不平,主动加入拍摄团队。最让我惊喜和感动的是,通过这次拍摄,把很多平时不怎么联系和交流的人也凑到了一起。

从开始征集到现在将近两周,我们已经组建了一个拍摄团队,有二十几位拍摄人员,还有人负责字幕和翻译的部分。他们大多数在伦敦,海外各个国家的也有,有高中生,也有已经毕业工作的人,大家都在不遗余力地帮忙。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素材的收集,准备进入后期剪辑阶段。

我觉得,首先得让大家清楚自己在面对什么,然后怎么去应对这种歧视非常重要。所以影片不仅仅是记录同学们受到歧视的现象,我们也会去请到一些学者,来讲述这些歧视背后的历史和社会原因是什么,同时也想给大家一些如何自我保护的建议。

目前,几个公众号都来联系我,说可以帮我推广。但我更希望在国外的一些频道上被看到,也想借这部影片建立一个对话的机会,让中外文化能有更多的交流与了解。

(大馅儿接受凤凰网文创皮电脑电话采访的时候正在超市里,期间,一位外国阿姨看见她之后,一脸惊恐地绕路走开了。)

2、青青,湖南,伯明翰大学

目前在英国创办影视公司

两年前,我在英国创办了一家影视制作公司,主要拍帮企业和各种展会拍摄广告宣传片。因为疫情的影响,准备了近三个月的一场展会拍摄工作被取消了。

这是一个在欧洲举办的展会。起初,客户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人参加,于是我们安排了很多中国的摄影师和制作人员。但是疫情一出,主办方怕引起恐慌,要求替换掉现场所有的中国面孔。再后来,展会直接被取消了。

每年这些展会的拍摄都是公司的主要业务,今年比较大的两个项目都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取消了,在经济和人员上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些损失。但这件事在心理上也让我觉得挺受伤的。

难道我们作为一个健康的中国人都没有办法进入会场吗?但又会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家都是为了安全着想,这么多人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换做是我,也会因为有人咳嗽一声而感到紧张。

最开始,我也觉得这只是一次普通流感,没怎么放在心上。后来在国内的爸妈打算去旅游,我才开始收集感染人数和病毒起因等等这些相关的信息,意识到可能并没有我想得那么简单。问了朋友,才发现事情已经很严重了。

那几天国内医疗物资开始紧缺,看到美国一些大学的校友会组织向国内运送物资,我想,自己在英国也可以做这个工作啊。于是除夕那晚,我开始在英国这边找渠道,跟国内的医院对接,也遇到了很多障碍——

首先是医疗物资标准的问题,问了大大小小几家医院,标准都不一样,担心自己寄回的物资不能用,而且当时很多厂家也显示已经售罄,在物资购买上就花去了很多时间。物流也有问题,最开始有一个中国快递公司说可以帮忙运送回去,后来发现他们也都没有搞清楚整个流程。我也联系了国内航空公司的朋友,他们说运送物资的绿色通道也还在开通中。到了国内之后,还要经过海关的审批,要么走进口通道,相当于医院海外采购,需要交一批进口税;要么走捐赠通道,但只能先送到红十字会。

到1月25号,国内发出文件说可以接受境外捐助了,我们也成功地找到了一批可以运送回国的防护服。

(基辅鲍里斯波尔国际机场留学生筹集的物资,图片来自“北青深一度”)

但最难的还是跟医院的对接,我一口气加了有二三十个群。里面人员混杂,而有些人看上去就像骗子,信息的甄别变得非常困难。其实是很想去帮忙做一些事情的,但总会有人想要从中牟利。

这时候心情就变得很复杂,担心对方是骗子,又怕自己误以为对方是骗子,需要不断去核实对方的身份。很多都只能靠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和直觉去判断。最后还是成功地把物资送了回去,运到了杭州的一家定点医院。

(热心的网友,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虽然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比如最开始发布这些信息的时候,有人会跳出来说我“哗众取宠,不自量力”,但见到的更多还是很多素不相识的人想要一起来完成这件事。

很多志愿者几十个小时都没有合过眼,一直在统计信息。只要有什么需求,在群里问一句就会有负责相关事项的人来回应你。看到大家这么团结,真的会觉得这是一件很温暖的事。

3、Toby,武汉,伯明翰阿斯顿大学

两周前,爷爷因为病毒感染去世了。

那天晚上,整个汉口的医院都是爆的。家人带着爷爷开车跨区,开了四十分钟送到汉阳区三环边的一家医院,才有急诊收治,当时那家医院还没有成为发热专项医院,但急诊里到处都是发热门诊。

爷爷一进医院就下了病危通知单,但因为病床爆满,没法安排住院,只能留在急诊观察。没等到核酸检测结果,爷爷就走了。第二天诊断结果才出,是阳性。

那天,我哭到整个人心脏都是疼的,打电话给111(英国这边的急救电话),他们叫了台救护车来给我检查,说可能是伤心过度导致的心脏不适。我想买机票回去,但家里人不让,说我回去也是徒劳。这种远在异国,帮不上忙的感觉太无力了,而我也只能尽量不给家里添乱,不让他们操心。

爷爷走的那天,家里连香纸蜡烛都买不到,还是我在英国这边的中超买到了,拿回家在阳台上烧了一点。

我一直很担心家里的情况,会密切关注家人和朋友的动态,年轻人大部分都在家里宅着。有时刷到他们的朋友圈,会看见有人说想上班,有人吐槽菜价贵,也有确诊的轻症朋友晒出了医院的伙食。

不得不说,医院里的伙食要比家里好。同龄人免疫力都还算强,这大概也是我朋友圈里唯一被感染的同学了,看上去心态也算乐观。还有一些之前的同学在中心医院当护士,我也从她们那里了解了一些信息。

(Toby的朋友晒出的医院餐,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来英国两年,上次回家是在去年暑假了。等到疫情结束,大概六月份就要回家看看。

后记

疫情的浪潮席卷而过,制造了太多破碎的同时,也让留下来的生命更加坚韧。也因为我们经历过苦难,才能够对处在苦难之中的人有更深刻的体察。

英国女王近日在授勋仪式中罕见的戴上了长手套,为了避免直接的接触,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试图与内政部长握手时也遭到了拒绝。法国总统马克龙及其夫人欢迎西班牙国王夫妇时,以合掌鞠躬代替握手。同时,用碰脚或击肘的方式来代替握手或者贴面礼,这样的方法在外网也风靡起来,大家都在心照不宣的使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文化尽可能地避免病毒。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夫人迎接来访的西班牙国王夫妇)

作为在这场疫情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先行者,我国在近日前往巴基斯坦运送治理蝗灾物资的飞机上,同时运去新一批新冠病毒检验试剂盒;应伊拉克红新月会请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遣医疗专家组赶赴伊拉克抗疫前线;中国首班抗疫援外专家组包机飞越9619公里驰援意大利,意大利《共和国报》12日将Facebook主页封面,换成了中国医护人员的照片。

正如我国在捐韩物资上所留字句,“道不远人,人无异国”,在这场无人能置身事外的疫情下,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偏见正在消弭,“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愈发深入人心。

在危难时刻,“人”的概念显得尤为可贵,每个个体都希望作为一个生命被尊重,而不是种族、地域等种种加之于我们的身份。抛开那些积习难改的成见,在保护自己的同时,我们或许更应该试着去打破那些对立,构建对话的桥梁。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相关身份细节已做模糊处理。

凤凰网文创频道现已推出疫情下的海外中国留学生系列报道。往期报道有《风眼之外:疫情中的海外中国留学生丨独家》、《守望东亚:疫情中的海外中国留学生丨独家》等。

如有相关故事线索,欢迎来稿分享,联系邮箱:liurq@ifeng.com。

主编:宋观

策划:刘瑞祺

作者:马杰薪、李青昀

编辑:高晓晨、陈子君、张倪侥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