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 | 风向书单
文创
文创 > 风向智库 > 正文

德鲁克: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 | 风向书单

“管理因而成为传统上所说的‘综合的技艺'——是综合,因为它关切的是知识的根本、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也是技艺,因为管理就是实行和应用。”——彼得·德鲁克 《管理新现实》15章第5小节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管理学必读书单”,几乎所有结果中都会出现至少一次他的名字——彼得·德鲁克,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学家之一,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但若对他再多了解一点就会知道,除了在管理学领域留下的丰碑,他更是一位“社会生态学者”——他一生著述39本,其中专注讲管理的不到一半,余下24本都有关于社会、社群和整体。

德鲁克早就敏锐地洞察到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基础上,教育的普及和知识工作者的崛起,正在造就知识社会。21世纪的知识工作者独立自主,可以主动整合资源、创造价值,但他们的难以监督也给传统“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带来了挑战。

德鲁克正是在这样的现实之下,创立和不断完善现代管理学。从他的第一本书《经济人的末日》到最后一本《功能社会》之间,贯穿了对人类和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关切,而管理则是用于改善社会和人生存状况的重要工具。

或许从社会的角度去理解,也能让我们能更好地把握德鲁克的思想,抓住管理的本质。今年11月19日是这位已故大师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作为2019彼得·德鲁克中国管理论坛战略合作媒体,凤凰网文创频道《文化风向标》栏目独家推出本期风向书单。

本期书单以生活、思维、时空三个维度为轴,目的不在于穷尽大师的深刻洞见和管理学相关所有知识,而在于能秉承着德鲁克重视自由和尊严的精神,引导知识社会的各位读者更好地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自我成长。

1. 观生活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完成外在和内在的成长。”——德鲁克

我们每个人都像鱼游于水中一样融于生活,融于我们投身的事业和整个社会。笔者在多次考虑和修改后确定了这三本书,希望和读者一同放慢赶路的脚步,先将目光投向自己,投向塑造着我们也为我们所塑造的生活,思考我们与很多事物的关系,在阅读中重新发现自己的生活。

1) 《最好的告别》

推荐理由

“在医学院读书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不包括死亡。”——序言第一句

技术让高龄不再稀缺,但是关于生命最后的岁月,有太多我们应当去思考而非回避的问题——独立、自尊生活的不再,生活环境和条件的考虑,医治或放弃的选择,而大多数人只能将这些艰难的议题交给医学、技术和陌生人。但那段难以想象的岁月同样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这本书教会我们提前思考如何更好地度过这一阶段。

学会面对死亡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命。

2)《旅行》

推荐理由

当一个人归来时,是地球缩小了,还是他长大了?

在这本包含22篇短文的随笔集中,法兰西学院院士保罗·莫朗从“旅行”在现代的变迁说起,以简洁明快的笔触阐发了旅行的目的、社交旅行、旅行的出发和回归、作家的旅行等几个角度的独特体验,探讨当代旅行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既有跨越众多地区和风景的信手拈来,又有对纷繁表象的深刻洞察,书中对现代旅行的反思与审视也许会让一些旅行狂热者重新审视“假期”一词,其关于旅行不同阶段感受的细腻表达又可能勾起另一些读者旅行的美好回忆和渺远向往。

保罗·莫朗的星球一直在闪耀。——法兰西学院院士让·端木松

3)《沙哑》

推荐理由

“每一次写作,都在挣脱之前的一切,进入更大的自由。”我很喜欢李元胜在序中最后一段。

《沙哑》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诗人李元胜《命有繁花》《忘机之年》《沙哑》三个诗集的自选集,代表了他写作的一个全新阶段。从这本最新的诗集中我们也能看出李元胜在“表达日常生活中未知,或未被充分表现或阐述的部分”这方面的追求——他似乎很擅长从日常细节中捕捉生活之美,说出人们的心声。

如诗人所言,诗歌给人以自由。和李元胜一起在漂浮的时空中探索和试图抓住那些难以被言说的部分,也许就能更靠近生命本身一些。

2. 观思维

“因此没有人是可以管理别人的,只有引导。这点是德鲁克对我一个很大的影响。”—— 德鲁克担任长期顾问的美国ServiceMaster公司前人员发展副总裁及首席培训官M.L.希拉德

比起单纯着眼于罗列技巧的书,这份目录更希望纳入一些经受了时间考验的学科经典著作。另外,对于书中提供的成功案例或是经验之谈,即使是大师的箴言,也请持批判性的眼光,而这也是知识时代工作者需要有的素养。

1)《管理的实践》

推荐理由

“与其迷惑于各种管理思潮,不如潜心读透一本书,以收到‘一通百通’之效。它是“管理”这门学科的开山之作,其他各类管理门道莫不可以追溯至此。”——颜杰华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杂志主编

正如导言中所说,在这本首次出版于1954年关于管理学的著作中,读者们已经可以感受到德鲁克在现代工业社会阶段对于人类和整个社会的关切——对“雇佣整个人”(如果把员工看成人力资源,除了使用“资源”,也要将人力当作“人”来看待。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很特殊,只有员工自己才能充分自我利用,发挥所长;员工作为人有其他资源没有的积极参与能力;人的发展也不是通过外在的既有方法可以完成的,需要的是内在的成长。因此管理者的工作是鼓励和引导个人成长)的强调,对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的见解,以及关于培养未来的管理者的重视。

其论述体现了作者的人本素养,将管理的意义从管理行业拓宽至知识密集时代每一位追求卓越的工作者。

2)《旁观者》

推荐理由

“倘若你能够对自己的同事、伙伴的行为、态度乃至价值观,有如此敏锐且练达的洞察,你就有了成为管理者最重要的基础特质。”——彼得·德鲁克

德鲁克说过,自己从第一本书起,所写的一切无不强调人的多元和独特之处。他笃信只有超脱于讲求统一和一致的时代,以独立的特质,才能培养领导力和公民精神。从这本书中,我们便可以一窥影响了他形成这种信念和价值观的经历。

德鲁克写过那么多讲管理原则和方法的著作,而这本回忆录却是彼得德鲁克自称个人最喜爱的一本书。这是一本有关“人”的书,是他关于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一些人物的观察与思考;也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从二战前的美国到有关弗洛伊德的迷思与真相,我们都可以看见 “社会终究是由许许多多的人和他们的故事组成的”。

“旁观者注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知识工作者都如此。

3)《从优秀到卓越》

推荐理由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科林斯如是说。

5年时间, 6000篇文章, 3.84亿字节电脑数据, 28家公司过去50年甚至更早的文章......柯林斯和他的团队通过大范围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使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整体理念框架。

带领公司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跨越的领袖都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先人后事?怎样的事后分析更有效?其中具体详细的公司案例以及作者的敏锐分析,不止对于企业的管理者,甚至对每一位想要明白如何选择事业发展、领域规划和如何在工作平台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来说都是意义深远的。

德鲁克倾力推荐:这本书不会使平庸的公司成为优秀的公司。但是,它却会使优秀公司成为卓越的公司。

3. 观时空

重要的是,可以被称为人文科学、通识教育的东西照进了现实,并且它具有一定的意义。人文科学将再次以它应有的姿态重新出现,它将成为理解事物的灯塔和指导正确行动的方针。—《管理新现实》

管理不应该只是技能的训练,而是对人类、社会、企业的整体认识。在琐碎的实务背后更本质和重要的是宏观框架和视野。开阔的视野可以帮助你窥一斑而见全豹,洞察背后的社会脉络,历史图景,对生活中的寻常现象形成更深刻和整体性的理解。

1)《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推荐理由

“而那些曾经主宰过地球的霸主们,将接连在这些微小的植物面前溃败,消亡……”——序言一 《植物天堂》

本书是中国首部大型植物类纪录片(豆瓣评分:8.8)同名读物,以400页精编中国植物探索故事+400幅高清照片+40部短视频的多媒体形式,展现了主创团队辗转中国27个省、市、地区,海外7个国家记录的中国植物,为读者呈现出它们在这颗星球诞生的轨迹以及中国植物版图的变迁。

投向植物的视角也许也能够让我们跳脱出“人类中心主义”,以“生命共同体”的新视角思考全球化中环境保护问题的不同文化体间交流和利益问题。

从我们走近植物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重新理解世界的旅程。

2)《中国食辣史》

推荐理由

如今,吃火锅时“红白之争”可以持续一个小时,“鸳鸯锅是最后的妥协”成为很多食辣者的“暗号”,能不能吃辣也是朋友聚会时经常引起热议的话题。

而作者通过思考“食辣”背后的历史渊源,打开了从感官谈资通向认知谈资的门。为什么辣椒在西南地区被广泛引用,而在其首先传入的东南地区饮食中并不多见?辣椒有哪些象征意义?为什么辣椒能够成为当今中国饮食中主要辛辣来源?

本书从这些人们所好奇的问题切入,以现代人类学的研究路径和理论为线索,展现了辣椒在中国四百年作为食物的演变,既是学术研究成果,也是面向一般大众的科普读物。

小小一粒辣椒里,隐喻了庞大复杂的中国文化。

3)《大恶臭》

推荐理由

“这本书既像小说一样好读,又像惊悚片一样刺激。历史就该这么写,但这么写的人太少了。”——朱迪思•弗兰德斯

大家所常见的历史书籍,往往聚焦于大人物、大事件、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维度,而这本书另辟蹊径,从1858年伦敦大恶臭事件入手,借助各种原始书信、日记、报刊、庭审记录、气象档案等资料,还原维多利亚时狄更斯、达尔文、华莱士等名人间的纠葛和命运的转变,勾勒出英国黄金时代的全景快照,在各种细致入微的话题和事件之间建立关联,发掘与更宏大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

一部发于独特角度,别出心裁而引人入胜的微观史著作。

编者后记

凤凰网文创频道中“文创”的立意,不是文创产品,而是从文化创意角度思考现代人的需求,根据不同的参照物提供了解世界的渠道和视角。试图给出一条有所指但开放性的方向选择。

本期书单以德鲁克思想为参照物,结合我们的理解和对大众需求的考量,展现对个人生活、管理决策、到大千社会三个维度的重新发现。

与此同时,我们对书单的推出也怀有一种复杂心理。知识爆炸的时代,书单作为一种对信息的梳理和提炼从而节省大众时间的形式日益广泛,甚至到了泛滥的地步。

但作为为了最终制作出有价值的书单而对书单主题和内容进行了屡次讨论、修改、重塑、完善的笔者,坦诚地说,正是在这过程中,我认识到没有任何一份书单能给我们提供我们需要的全部信息,它们也绝对不会是某个领域最客观或全面的推荐榜单。

正如这份书单,即使再三审视,笔者仍不敢保证内容的选取就全然客观,毫无偏颇。在这个崇尚多元价值和平衡有时到了极端地步的时代,我们也要承认任何选择都天然包含了立场与偏见。

笔者以为,推出书单系列的期望正在于,从某个新的角度出发,反复打磨推敲,试图构建起一种认知自我和世界的体系,从而提供一个可能的视角。读者们也许可以至此打开一扇扇窗,领略更多风景,更多面、包容而有体系地去看这个社会,凝视自己的生活,寻找到更好的生活图景。

“并不是只有高级管理人员才是管理者,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德鲁克

文/宋思静(凤凰网文创频道助理研究员)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