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是一种“传染病”吗?
文创
文创 > 文创资讯 > 正文

自杀是一种“传染病”吗?

2019年年尾,韩国娱乐圈丧透了。

10月14日,没有任何征兆地,韩国女艺人崔雪莉在家中自杀离世,这个笑起来眉眼弯弯的姑娘,永远停留在了25岁。

当人们还沉浸在失去雪莉的悲痛中,时隔仅41天,11月24日,崔雪莉的生前好友、同样是韩国女艺人的具荷拉,被发现在家中身亡,享年28岁,死亡原因暂时排除了他杀。

最后一条ins: 晚安

在具荷拉的家里,摆好了一棵圣诞树,有人说她好像一个人在等着圣诞节,也有人说她只是去找雪莉一起过圣诞了。

她们曾经是最好的朋友,一个人突然离去后,另一人也很快地用同样的方式结束这一切,具荷拉没有“替”崔雪莉活下去,而是紧随她的脚步走了,就好像自杀可以“传染”一样。

那么,一次自杀真的可以引发其他自杀行为吗?

无数证据显示,自杀不是独立的个体事件,它像瘟疫一样可以传染。

少年维特的“自杀”

1774年,歌德出版了他的成名作《少年维特的烦恼》,讲述了年轻的维特爱而不得,在被心爱的已婚女人拒绝后自杀的故事。这是一部感伤主义的爱情悲剧,歌德在写作的时候也没想到,他描述了一种社会风气,还意外塑造了一种新的流行: 为情自杀。

少年维特很快有了仿效者。1777年,一名瑞典男子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身旁放着一本打开着的《少年维特的烦恼》。1778年,法国一个鞋匠学徒跳窗自杀,在他的背心里夹着这本书。1784年,一个英国女子死在自己的床上,枕头下压着《少年维特的烦恼》。

为了遏制这一股自杀风潮,政府不得不将这本书列为禁书,这种模仿性自杀的现象后来也借用了主人公的名字,被称为“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

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大卫·菲利普斯(Dave Phillips)提出并研究了“维特效应”,他统计了1947年到1968年的自杀事件,并将这些新闻报道与同期自杀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每次报道后的两个月内,报道所涉地区的自杀平均人数就增加58个。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一个轰动性自杀事件的报道或讨论后,在报道涵盖的地区,往往伴随着自杀率的显著上升。譬如玛丽莲·梦露在服用巴比妥类药物自杀后,美国的自杀率在一个月内上升了12%。

菲利普斯认为,这证实了在传播的作用下,自我摧毁的行为会在人类中产生传染和模仿效应。

维特效应发生在哪里?

由于新闻媒体的强烈关注,名人的自杀更容易引发“维特效应”。

2008年10月2日,韩国女星崔真实在卧室洗手间内自杀身亡,震惊韩国内外。在她离世后24小时内,两名妇女先后以同样方式在家中浴室自杀身亡;10月23日,韩国艺人李彩媛在家中洗手间内自杀,死前表示“可以理解崔真实的心情”。

这些事件引发了韩国当局的担心,他们认为,这几起看上去偶然的自杀事件,并不是完全无关的,鉴于崔真实在韩国的影响力,很可能是她的自杀引发了其他人的模仿自缢。

在国内,2003年4月1日,张国荣跳楼自杀后,从当天深夜到次日凌晨的9个小时内,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楼自杀,其中5人不治。有几名死者留下遗书,清楚写明自杀与张国荣的自杀有关。而当月,香港一共发生了131宗自杀身亡的案件,比当年3月份增加了32%。

一个选择自杀的名人,让人感到震惊,但对于同样遭受痛苦的人而言,也唤起了他们心底对自杀的共鸣,并效仿这种行为。

对大多数人而言,名人是遥远而模糊的存在,“远方的哭声”不会传进自己的耳里。 真正影响某人自己的自杀风险的,往往是身边一个朋友的自杀企图。

2015年的一个研究显示,了解朋友自杀未遂的青少年,一年后自杀的可能性几乎是正常状态的两倍;朋友因为自杀离世的青少年自杀风险更高。

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你身边有同事自杀,你自杀的概率会高出其他人的3.5倍; 如果你有家人或者密友自杀,你的自杀概率要高出8.3倍。

首尔国立大学教授、精神病方面的专家Yoon Dae-hyun经过研究指出,“一起自杀事件平均能影响6个人,包括自杀者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在内”

正如富士康十三跳、具荷拉和崔雪莉,关系越亲密,一个人的自杀就越可能成为另一个人自杀的催化剂。

为什么以及怎么办?

维特效应是如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人以群分,朋友之间总有相似的特质,那些容易自杀的人通常在自杀发生之前就聚集在一起,一旦一个朋友发生了负性事件(譬如自杀),那么其他人的自杀倾向就会增加。

崔雪莉和具荷拉是多年的圈中密友,两个年龄相差3岁的女孩,有着非常相似的人生经历,同样是从小踏进娱乐圈,以最耀眼的女团出道,收获无数人的喜爱和追捧;同样在2015年前后转型为solo女艺人,然后因情感“丑闻”遭到网络恶评。

也许正是这些“相似”,两个女孩格外惺惺相惜,她们一起旅行,一起拍闺蜜写真,一起穿着闺蜜装庆祝生日,甚至连抑郁症都一起承受——雪莉患有抑郁症,曾被网友发现自杀未遂的痕迹;具荷拉也有严重抑郁,在今年五月自杀未遂送入医院。

具荷拉曾这样形容自己和雪莉的关系: “是给予我力量的人,我们在辛苦的时候相互安慰,能彼此同感且可以制造欢笑。 本来是互相扶持的两个人,崔雪莉的突然离开,让具荷拉失去了重要的精神支撑,虽然她在直播中保证“姐姐会带着你那份努力活下去”,但她终究也没好好活下去。

体验朋友的自杀会改变我们对于死亡的看法——遥远的自杀转变为了一种非常真实的东西,一个有意义、有形状的文化剧本,我们可以遵循这个剧本来“处理”痛苦。

对此的解释源自于社会认同理论,许多人饱受抑郁症的摧残,痛苦的情绪无从纾解,这时名人或者朋友的自杀行为,就成为一则天然的广告,为你所处的困境提供了一种解脱的办法。对于李彩媛、具荷拉们而言,看到别人的自杀,尤其是身边朋友的自杀,可能会被鼓励了勇气、可能是被提供了操作模板,他们最终实施了模仿行为。

由于外界的错误渲染,死亡有时会以一种美好而浪漫的方式被呈现,有些甚至会带有壮丽的英雄主义色彩—— 媒体报道也潜移默化地认同这种行为,间接引导人们将自杀视为一种值得效仿的英勇果断的行为,于是有人出于认同去模仿。

当年痴迷于维特的欧洲年轻人都喜欢引用一句话,“死,意味着什么呢?你看,当我们讲到死亡时我们还在幻想着。人是那么渺小,完全不知道生命始于何处,又会终于何时。现在轮到我,轮到你了!”

在有些文化中,死亡成为一件凄美的事情,在潜移默化中为自杀埋下了伏笔。

晚安,公主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自杀具有传染性,但维特效应的威力并不是无敌的。 研究者提供了解决自杀传染的对策: 良好的社会支持。

如果一个家庭提供了强烈的社会支持,那么在家庭成员中就能避免自杀性传染。既然抑郁症是可在亲人、朋友和物理治疗的作用下康复,那么理论上说,“传染性自杀”也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无论如何,死亡都不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请活着,用力地活下去。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