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28年前的纪录片,讲述中国女排夺冠的故事
文创
文创 > 文创资讯 > 正文

这部28年前的纪录片,讲述中国女排夺冠的故事

1982年纪录片《拼搏——中国女排夺魁记》海报

记录世界冠军征程

“女排精神”,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时代符号,不久到来的春节档电影《中国女排》(后更名为《夺冠》)也要与观众见面。中国女排夺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要溯源到1981年在日本举办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一部名为《拼搏——中国女排夺魁记》记录了中国女排如何七战七捷,最终战胜东道主日本队,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故事。

新中国体育纪录片由来已久,第一部体育纪录片是《北京市人民体育大会》。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49年10月摄制。当时的体育纪录片大多数电影风格比较单一,以大型体育赛事为题材,与体育新闻报道比较类似。因为当时电视机还只是新兴事物,并未得到普及。胶片介质的体育新闻,纪录短片,经常会随着流动放映队,走进城市的电影院、乡村田间,成为国人了解国内外体育知识、赛事最重要的媒介。《拼搏——中国女排夺魁记》作为一部完整的纪录长片,将中国女排夺冠的消息,传递到千家万户。

导演、摄影师沈杰具有丰富的纪录片拍摄经验,他另外一部作品更被人熟知:《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1975年,他和摄影团队记录下了登山队的11名队员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画面。

(国庆档另外一部影片《攀登者》的部分故事蓝本也来自于这部纪录片)

青年时期的导演、摄影师沈杰

前方路途多艰难

赛前中国女排并不被看好,这届世界杯,摆在她们面前的有老牌劲旅,也有后起新秀,古巴女排、美国女排、东道主日本女排都是他们获胜道路上的拦路虎。中国女排自从1976年袁伟民任主教练以后,成绩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她们之前最好的成绩是1977年世界杯第四名,1979年的亚洲冠军。袁伟民,曾是中国男排的主力二传,受日本传奇教练大松博文的影响,他运用超强度的训练方法,并加以精神动员的方式,将中国女排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他还顶着压力,破格提拔了连青年队都没有入过的郎平,让她担任主攻,为这次世界杯,袁伟民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因为之前中国女排一直在学习日本女排经验,此次日本比赛之行,颇有些徒弟打老师的感觉。

当时训练条件也十分艰苦,在福建漳州,最早的女排训练基地是一座有6块“三合土”场地的“竹棚馆”。由土、石灰、盐水三者合一夯实而成的“三合土”遇上雨天就发潮,“滚得一身泥,擦破几层皮”是当时女排训练的真实写照。

因为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中国女排队员中的伤病情况也十分严重,面对高强度的比赛,中国女排队员们能否坚持下去,对于她们来说这也是不小的挑战。

训练女排运动员的袁伟民

惊心动魄的过程

影片一开始,是中国女排乘坐飞机,踏上征程的画面。伴随着欢快的交响乐,女排队员们下了飞机,乘坐大巴前往下榻酒店。在适应场地,紧张训练后,女排世界杯的开幕式开始了。

随着日本欢迎晚宴上,日本艺人表演的战鼓之舞结束,紧张的比赛开始了。在轻松3:0战胜巴西队后,中国女排和前苏联女排的比赛,是片中的第一个高潮点。过去19年,中国女排没有战胜过前苏联女排,第一局中国轻松取胜后,第二局,前苏联女排以9:1开场,打了中国女排到一个措手不及。袁伟民果断换上经验丰富老队员,为争一分,来来回回多得要十几个回合。两方攻防速度都很快。袁伟民的换人起到了效果,中国女排顽强的扭转了比分:16:14,接着第三局15:0 中国女排零封对手。

场下观众喊:“中国女排,打得好”。

前来助阵的中国观众

在拍摄过程中,有两个机位,一个机位是在赛场制高点拍摄全景镜头,另一个机位是摄影师沈杰在赛场边使用16毫米阿莱摄影机,装配25-250毫米变焦镜头,手持摄影机捕捉队员的动作。细节的捕捉让特写画面更有张力,非常有表现力。

除了大量比赛画面,纪录片还对中国女排的生活进行了深入的描述,生活中的女排队员们,和大多女孩一样,爱美、乖巧伶俐。和其他国家的女排队员也是很好的朋友关系。她们平时除了比赛,每天回到酒店还要通过录像回放,研究对手的套路,每个队员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伤病,队员们要边看录像,边由队医进行康复疗养。

在边观看对手录像,边做康复的运动员

海曼是美国女排的主力队员,被称为世界第一扣球手,中国女排和美国女排的比赛异常艰辛,纪录片用了长达15分钟的篇幅记录下了这一过程,前三局,中国女排2:1领先,第四局美国女排顽强的把总比分扳成2:2,经过反复较量,中国女排获得最终的胜利。

中日的冠军之争是最紧张的时刻,中国队二比零领先,按赛制要求,中国女排队已经夺冠了,队员们有些松懈,日本女排连扳两局,局势对中国女排十分不利,袁伟民请求暂停:“这局球你不拿下来,你们会后悔一辈子。”在第五局 3:0落后的情况下,郎平的连续扣球,使得中国女排5:4反超。最终,中国女排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1981年11月16日,中国队以7战全胜的成绩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袁伟民获“最佳教练奖”,孙晋芳获“最佳运动员奖”、“最佳二传手奖”、“优秀运动员奖”,郎平获“优秀运动员奖”。

影片背后的故事

《拼搏——中国女排夺魁记》是由宋世雄任解说,从1960年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主播,宋世雄是中国体育解说的金字招牌。插曲《愿你学会这首歌》是由演唱了“新时期中国大陆的第一首流行歌曲”-《乡恋》,而让国人耳熟能详的歌手李谷一独唱。可以说是当时文娱界的最强阵容。

当时,电视还没有普及,人们通过收音机,或者为数不多的电视机进行观看,如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里的《夺冠》故事背景是1984年女排第一次夺得奥运冠军,一个弄堂才能有一部黑白电视机。

纪录片并不是赛程直播,而是更多的关注在了场下。对日本风土人情的记录,让国人通过纪录片了解到了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家。繁华的东京、唐韵的大阪,霓虹灯下的日本城市,各有特色,高速列车新干线,对于那一代中国人来说,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观众席里,坐着很多中国面孔,客观描述出,改革开放初期,是中日关系的蜜月期,已经有很多人来日本游学经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气息。

1981年的女排世界杯夺冠,只是一个开始,中国女排曾经十度成为世界冠军,以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的中国女排精神已经变成一种国家记忆,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本片获1982年文化部优秀纪录片奖。1984年意大利佩鲁嘉市第一届国际排球电影节第一名“海鸥展翅奖”。

青春的面庞 属于那代人的偶像

中国女排参加第三届世界杯名单:

领队:张一沛

主教练:袁伟民

教练:邓若曾

队员:张蓉芳、郎平、梁艳、孙晋芳、周晓兰、陈招娣、周鹿敏、杨希、朱玲、陈亚琼、曹慧英、张洁云。

本片导演、摄影师沈杰跟女排运动员交流,来源中央新影厂

以中国女排夺得冠军为原型制作的邮票作品

作者:张劳动

图片来自网络

部分资料来自《电影眼看中国Ⅱ》第六集 《拼搏》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