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书单VOL 02:寻找蝴蝶振翅那一刻
文创
文创 > 风向智库 > 正文

国潮书单VOL 02:寻找蝴蝶振翅那一刻

编者按

从“风月同天”到“青山一道风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引发的无数热议,云课堂、云学习等线上教育的兴起,书店与城市的守望相助(武汉两家书店投入疫情救治工作),都提醒着我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里,文化没有缺席,那些或大或小的执着与笃定给我们免于恐惧、焦虑与盲从的力量。

图片来源:为武汉疫情捐款的予果书店

春节以来,凤凰网文创频道编辑们夜以继日,联动十余位《文化风向标》特约研究员组成选书团,从生活、故事等维度出发,在内容上力求兼顾专业与大众,拣选这十年来出版或重印的传统文化类书籍,形成系列国潮书单。

如历史学家罗新所说,历史教给我们的是自古以来就有多种可能、多种行动、多种方式、多个道路、多种结局,并不是只有一个。或许我们可以从“国潮”出发,从恋“物”到历史的“位面”,去重新理解那些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的平常事物,窥看在一定历史情境下不同选择所触发的奇妙反应,寻找蝴蝶振翅的那一刻。

国潮书单VOL 02

推荐语

本期书单以“寻找蝴蝶振翅那一刻”为主题,尝试打破理解历史的思维定势,通过五位作者对不同物件的“陌生化”解读,带领大家对理所当然发出质疑,让习以为常变为“不常”,将物放回历史的切面中,重新寻找它的位置,赋予它们新的定义。

一石可激起千层浪,牵一发即可动全身。虽有夸张成分,但不可否认一些“芝麻”对全局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它们是时代的线索,无声书写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它们不该在历史中缺位,对它们的研究和探索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我们选择这一“石”或这根“发”,尝试解构其背后渐进的历史进程,突破理解历史时的宏观视野和固定思维,在往往是粗线条大笔挥毫的大多史书之外,去寻找在特定时刻默默发生变化的角落。

图片来源:南昌青苑书店《书店之光》

我们主动将视野置于时代之中,去理解它的局限,也去探索它会触发的无限可能。我们缩小范围,去研究这一个个“物”,便是希望以点带面,窥看那个时代真实的样貌,以便在一个更为宽泛和更具历史纵深的角度上评判一件事物,使我们减少一些简单的价值判断。

《故宫藏美》

作者:朱家溍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月:2014年2月

【简介】

作为生长在一个文物收藏世家中的朱家溍,既是文史大家,也是故宫文物鉴定大家,他一生寓目过大批国宝级文物,有着极渊博的文物学养。在这位为故宫博物院工作逾半个世纪的老人笔下,故宫虽老,却并不陈旧、不过时,宫中珍藏的器物及书画,其纹饰与笔墨间蕴藏的美与情味,从未随时光湮灭。

应了书名中的“美”字,书中提及不少美的事物,从宫中的椅子、凳子,到雍正年间那一系列知名的《十二美人图》,再到清代宫中戏曲与民间戏曲的相似与相异,都收录其中。故宫的美是含蓄的,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唯有细味,唯有仔细搜觅,才能翻检出砖石与凋栏间的古意与诗情。

【书摘】

“1963年,故宫博物院收购到一件剔红桂花香盒,从漆质看与元雕漆很相近,而盒面一枝桂花的构图,却不像传世元雕漆的风格,锦地纹的组织也不同于元明诸雕漆器,并且盒底有‘墨林秘玩’收藏印。几个迹象汇集在一件器物上,据此推断这一件漆盒有可能就是《妮古录》著录的宋剔红桂花香盒。

元朝,在宋代的基础上,加以海外贸易发展和贵族富商高度享受的需要等因素,更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和手工技术的进步。彭君宝、杨茂、张成都是当时最著名的雕漆作者。从传世的和元代墓葬中发掘出的雕漆器看,元代雕漆器物的造型、制造技术水平很高,这直接影响到明初的雕漆器。”

《多被人间作画图:江南市镇的历史解读》

作者:包伟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9年8月

【简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江南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象征着山清水秀的一方土地,象征着繁盛富庶的鱼米之乡。

七八百年以来,江南农村地区产生了大量依附于专业经济的商业活动中心,并最终呈现一派市场星罗棋布、文化熣璨夺目的独特风光。但近代之后,随着传统农村经济的远去,除了极少数被改造成以“传统江南市镇”为主题的文化公园之外,江南地区大量的市镇将面临怎样的发展前景,成为一道全新的习题。

这本书汇聚了作者多年来从社会经济史、历史地理、社会生活史等视角,对于江南市镇从孕育、发展到衰落或重生的千年历程的研究精华,同时又将这些研究成果,以一种娓娓道来、富于诗意和可读性的笔法,从容分享给大众读者。

【书摘】

“江南是一个标志地理方位的名称,指长江以南。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地理名称很多,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关内关外等等就是。不过江南在中国历史上一向是一个特殊的地区。千百年来,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一直有人赞美它,歌唱它。从唐代诗人白居易深情吟唱《忆江南》起,江南的名声,经历代传颂,家喻户晓。

在中国,似乎还没有一个地区能够像江南一样,获得如此多的文人雅士、学者专家的青睐与关注。江南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象征着山清水秀的一方土地,象征着繁盛富庶的鱼米之乡。那么,究竟何处是江南?是不是长江以南所有广大的地区,都算是江南呢?实际上,江南一词的涵盖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有所不同的。”

《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

作者:周重林、太俊林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5年7月

【简介】

都说茶是我们的国饮,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从秦汉起,茶水就已经开始成为人们待客的饮料。但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写:“茶叶可大可小,小的是爱好、性情、习惯,它出现在家庭的不同位置,有着不一样的意思。……而当茶一旦与国家、民族发生关系,就被赋予了非同一般的意义。”

那么透过一杯茶,我们能看到什么?所谓的全球化,在那个时间里又是怎样展开的?

本书从一杯茶来思考近代中国的兴衰变化:茶叶是制夷的利器,是贸易往来的杀手锏,也是失去话语权国家由盛转衰的动因,别出心裁得将茶运与国运联系在一起,改变了以往的“侵略-被侵略”的史观,柔软的叶子有时也拥有影响家国命运的神奇力量。

【书摘】

“其中最大的特点是茶叶价格完全由中国来决定,茶叶在充当等价物的时候,也是以茶叶基价为准的。利物浦东印度公司中国协会议长威廉·尼可尔的证言说,英国的棉纱到了中国,是现货交易,即中国用茶来换棉纱,而不是先卖出再换现金购茶。仁记洋行的吉布证言,他遇到的中国人,会用茶叶换棉织品。英国人能决定料子的价格,但决定不了茶叶的价格,一切都以茶叶价格为基础。

从茶叶可以制夷到茶叶可以富国,可以看到晚晴贸易思路的转变。从控制到贸易,从制裁到合作,从要死要活到大家都好过,已经折射出清廷的乏力,但这都建立在茶叶可控的基础上。

从英国人大张旗鼓地在印度进行茶树种植实验之时,茶叶就不再是天朝独有之物。这份长期被寄予厚望的柔软物质,一旦走出国境,无形的茶叶长城也便顷刻间轰然倒塌。”

《衣不蔽体: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服饰与身体》

作者:赤桦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7年11月

【简介】

《衣不蔽体》跨越百年,动荡起伏的二十世纪,就在衣摆扬起的微风里,徐徐展开。本书将二十世纪的服饰变迁大致分为民国初期、新中国建立初期以及改革开放后三个阶段,讲述衣服在蔽体之外的功用,既是政治语义的外露,也是审美文化的独立与淹没,还是性别权力的博弈。衣服是一种符号,而穿衣服的人无时无刻不在表达与被表达之中流转。

改良旗袍、中山装、西服、涤卡干部服、布拉吉、军装、喇叭裤、蛤蟆镜、健美裤、牛仔衣……每一种服饰装扮,都是一个时代的整体记忆。在赤桦的观察下,服饰是有边界、有界限的,身份的高低、经济的好坏、社会思想的开放程度,服饰能清晰地划出一条分界线。服装潮流趋势的衍变,都指向了其特定的文化轨迹。

【书摘】

“翻看在民国大街后巷闪现的衣衫影像,见着了这样一些男人:衣着讲究得体,面容谦逊;见着了这样一些名媛穿旗袍撑阳伞,矜持着,却又不傲慢。一些时髦女子,一身洋装,摩登得不行,却不轻佻;一些市井小女少妇,布衣布鞋,举手投足间,竟也透着几分婉约,安静着,亦不失活泼天真。不禁记起唐朝诗僧寒山的诗句:‘群女戏夕阳,风来满路香。’‘满路香’在这里,是形而上的,是民国衣衫,民国女人的衣衫,姹紫嫣红满目春气象的香氛。

由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把小皇帝溥仪拉下了马,成立了民国,在政治上,国家是民主共和政体,因此,在私人的穿衣打扮上,男女服饰尤其是女人的服饰,多有来自西方灵感的影子。这一点,在三十年代上海月份牌广告上,表现得尤为集中强烈。月份牌上的女子,完全是西风吹拂过的身姿笑颜。一些女子衣衫轻薄,胴体若隐若现,带着几分情色,其开放程度放到今天也是极其大胆的,足令后来者望尘莫及。”

《车记:亲历·轿车中国30年》

作者:李安定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月:2017年3月

【简介】

本书作者李安定在其记者生涯中亲历和见证了中国汽车从无到有的阵痛与纠结,以其个人视角叙述着上海大众、广汽本田等合资企业的国产化率、帕萨特的戏剧性引进、作为“奢侈品”的轿车进入家庭、以奇瑞为代表的自主品牌积淀与汽车价值链的延伸等的历程。

汽车虽然像个“冷兵器”一样没有温度,可作者以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出色的职业人文素养,将中国轿车史与推动其发展的领军人物“活”起来,起落间一个时代的缩影跃然纸上, 现在与过去那些不可分割的记忆将细细延伸下去。而这代步工具汽车产业的变迁史,也将推动我们生活中的种种走向更远的地方。

【书摘】

“上海大众坚持了高标准,为中国轿车业开了一个好头。它的最大贡献,就是顶住来自国内无知和偏激情绪的压力,不折不扣得执行德国大众的质量标准,哪怕要经过一场‘脱胎换骨’的艰辛,零部件也决不搞‘瓜菜代’。”

“经过这次‘蹲苗’,聪明的厂家开始从上产能、拼价格,转而向重市场、降成本求生存。但是好日子再也不会不加选择地落在每一个汽车企业身上,‘跑马占地’式粗放的增量竞争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此消彼长’的存量竞争变得无情。在不断优胜劣汰中,有进有出,有死有生,竞争从此成为一种常态。”

本期联合推荐人

罗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历史学博士,凤凰网文创频道特约顾问,专业代表作《中古北族名号研究》、《黑毡上的北魏皇帝》等,及随笔《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旅行文学《从大都到上都》、散文集《杀人石猜想》等,著名人文学术网站往复论坛的创始人之一。

魏祺:青年网红教师,凤凰网文创频道特约研究员,曾担任央视文化类节目嘉宾,常年带领学生关注口述史。因纪录电影《变化中的中国·生活因你而火热》人气飙升。

编者后记

在活色生香的民间生活之外,国潮往往带有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气息。而这些独特文化的形成,总是依托于其独特的历史。历史并非总是严肃而深奥的,它不是寥寥数字的记录就能带过的朝代,它是切切实实、有血有肉的人们,走过的每一步路。

历史不仅关乎皇家官宦与朝权倾轧,更关乎每一个平民百姓,关乎他们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它也可以是藏在茶叶里的贸易、缝在衣服中的无字书、轿车里的文明碰撞。因此,在对其作历史的、全面的、联系的考量和分析之后,或许我们就能真正层层剥茧,在历史的一隅中,窥探到那个时代的全局。

经讨论,我们决定以“十年”为拣选区间,一是便于大家按图索骥,在书店网购、线上图书馆阅读;二是希望在目前这样特别的时间点,让这些有厚度的内容给我们以慰藉和思考。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理解国潮的同时,也趁机慢慢梳理世界,不困于“行”,不囿于“心”。

主编:宋观

本期研究员:刘瑞祺、魏祺、陈子君

本期助理研究员:穆楠、丁文秀

运营支持:高晓晨

指导单位: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

联系邮箱:liurq@ifeng.com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