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纽约:博物馆关闭,他们失去重要的公共教育资源
文创
文创 > 风向智库 > 正文

疫情纽约:博物馆关闭,他们失去重要的公共教育资源

度过漫长难耐的寒冷冬季,三月本应是纽约艺术领域最热闹的时期——各大博物馆和画廊陆续推出新的展览,艺术机构组织户外空间活动,不同主题的艺术展会接连在曼哈顿开幕——用艺术吸引大家走出家门,享受美好的春天。

在哈德逊河边的90和94码头,国际艺术展会Armory Show汇集全球知名画廊、艺术家和买家,并于3月4日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盛大的开幕派对。

与往年相比,今年来参加开幕派对的人少了很多。部分嘉宾来自疫情严重的欧洲或亚洲,在入境美国后需要自我隔离;而本地的一些嘉宾则出于对自身健康的考虑,不愿意出席活动。随后的展会期间,观众参与量有所下降,但仍然人头攒动。从展会发出的媒体照片可以看到鲜少有人佩戴口罩,似乎大家都相信“这只是一场流感”。

(Armory Show展会现场。图片来源:Armory Show,摄影师Teddy Wolff)

相较于美国其他大城市,纽约在3月2日才出现第一例确诊患者。受早期官方消息的影响,我的大部分美国同学认为新冠病毒类似流感,无需过度反应,一切正常的生活都应该照常进行。没有人能想到在短短一周后,纽约的各大博物馆、文化机构接连关闭。昔日拥挤热闹的时代广场,巨幅广告灯牌依然闪烁,只是没有了观众。

3月7日周六,纽约州因新冠疫情进入紧急状态。有亚洲各个国家的前车之鉴,纽约的跨国科技公司大多反应较为迅速,微软、脸书等公司员工从三月初开始远程居家办公。由于博物馆为游客提供线下体验的特殊属性,除少部分研究岗位外,大量员工无法实现居家办公。另一方面来说,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代表,博物馆闭馆也是对民众信心影响重大的社会事件。当博物馆因疫情对民众紧闭大门,是不是意味着整个社会秩序都陷入了动荡?

病毒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不但攻击着人类的身体,也攻击着人与人、人与机构之间的信任。博物馆作为服务公众的非盈利文化机构,在面对此类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时,对外如何继续向公众提供服务,对内如何承担机构责任,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疫情中的博物馆在发生什么?

我目前正在纽约的艺术中心之一——切尔西区域的一家小型艺术博物馆实习,负责公共教育项目的开展,包括讲座、音乐会、家庭活动。

从纽约陆续出现新冠患者开始,我所工作的博物馆一直比较重视办公环境的卫生,要求清洁工定时消毒门把手和扶手,为员工提供充足的免洗消毒液,并在博物馆入口和洗手间里张贴了关于病毒防护的相关告示,告知游客博物馆在采取哪些消毒措施来保证环境卫生,并且提醒游客勤加洗手来增强防护。

尽管博物馆在努力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保持公共项目的正常运转,但由于博物馆的常规访客以周边的老年群体和家庭为主,他们大部分听从了疾控中心对易感人群的警示,减少出门参加集体活动。因此,我所工作的博物馆,家庭项目参与人数从常规的150人左右骤降至 20人,往日每周爆满的会员活动上座率不到50%。

作为人群密集的公共文化场所,博物馆里是存在感染风险的,诚实地告知员工和公众博物馆里发生了什么,以及将要采取什么行动,是非常必要的。

对内,通过内部邮件详细解释情况。比如,在911博物馆闭馆前,有一名员工出现肺炎症状,并在后期的病毒检测中显示阳性。得知消息后,911博物馆很快向全体工作人员发出邮件解释情况。在保护该名员工隐私的前提下,说明这位员工在岗时间、工作区域的消毒情况,以及与其接触过的其他员工的健康状态。

对外,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及时向社会各界发布公告。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两名员工出现新冠肺炎症状后,宣布将暂时关闭其所有三个分馆,对馆内进行彻底的消毒清洁工作。透明、高效的沟通才能构建公众与机构之间的信任。

3月11日,周三。美国确诊数量超过1000例,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已满足全球大流行疾病的定义。基于我家人在湖北居家隔离了近两个月的情况,我告诉我的主管,我认为美国的疫情会快速扩散,可能不久博物馆就会关闭。

我的主管态度却非常乐观,她认为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博物馆会暂停公共项目或者闭馆。“不要为没有发生的事情焦虑,只要博物馆还开着一天,我们就完成一天的工作,继续为公众提供服务。”

这种乐观在第二天戛然而止。3月12日,是纽约文化界一个忙碌的周四。纽约最负盛名的文化机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惠特尼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陆续宣布闭馆。犹太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布朗克斯艺术博物馆、新美术馆、弗里克收藏等中小型博物馆也发出闭馆通知。

我所实习的博物馆也在在当晚告知所有实习生开始居家远程办公,于周五开始闭馆。卡内基音乐厅和纽约爱乐宣布暂停演出。由于一名在百老汇工作的接待员被确诊感染,百老汇的影剧院也将停止营业。

这是不眠都市纽约在911事件之后,再一次被按下了集体暂停键。曼哈顿的街头再也不见昔日的车水马龙,在这看似难得的闲暇和平静中,危机与麻烦悄悄地走了出来。

“他们正成为员工价值链条中最脆弱一环”

失业率在美国是一个绕不开问题。依赖线下人流量的文化娱乐行业为应对疫情的暂时停工,引发的停薪、裁员等问题也造成极大的影响。

2019年8月,美国失业率为3.7%——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最为沾沾自喜的政绩。他在联合国发言时宣称,美国的失业率跌到半个世纪以来最低点。依据他的说法,美国现在拥有“史上最强盛的经济”,归功于他的经济增长政策成果显著。

然而短短几个月后,迅速蔓延的新冠病毒让美国经济也“病”了。股市接连熔断,企业接连停工裁员。根据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报告,新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了30%,新增28万余人。

这样的经济滑铁卢对博物馆行业也产生了巨大影响。美国博物馆公私并立,资源来源以政府基金、民间捐赠和自身运营收入为主。员工构成包括长期雇员、短期雇员、兼职、合约工、实习生、志愿者等。在每一扇关闭的博物馆门后,都有这样成百上千的人存在着。

(古根海姆博物馆外景。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摄影师Ajay Suresh)

阿德瑞娜·拉塞尔是美国博物馆行业一位关注少数族裔的社会运动家和作家。她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大型博物馆如何度过疫情时期?关闭博物馆;支付每个雇员薪水;尊重合约工;互相帮助;与小型博物馆共享资源;安置好实习生;关心志愿者;与联邦政府沟通什么是正确的工作;不要‘照常运营’。”

残酷的真相是,无法通过远程办公完成工作的岗位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前台人员,保安,博物馆教育者(常为兼职的艺术家)以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小时工正在成为员工价值链条中最脆弱的一环。他们曾为博物馆提供游客服务、安保和教育等核心职能,在博物馆失去游客之后,这些工作反而首要遭到冲击。

其中,安保和客服接待人员在博物馆员工数量上占比最多,但与其他部门员工相比,他们学历低,收入一般以最低时薪支付,种族构成上以少数族裔为主,经济抗压能力更为薄弱。他们当中有人没有存款,依靠每个月的工资来支付当月的房租和生活开支。

这些活生生的人,比博物馆里的藏品更需要来自机构的关注与支持。在做出闭馆决定时,博物馆如何承担起机构责任来照顾好这些为博物馆做出贡献的人,是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不仅是一个机构管理的挑战,更是一个道德问题。

“真相是:古根海姆博物馆不会为任何已经取消的工作支付3月29号之后的薪水。” 古根海姆博物馆一名合约工布莱恩·库克发布了这条推文,随后大量媒体跟进报道。在布莱恩发推文两天后,古根海姆的发言人在一封回复媒体的邮件中表示,博物馆将会向全职和兼职的正式员工支付三月应得的薪水,但对于参加特定项目的临时雇员,仅会支付计划在3月29日之前完成的工作。

一名匿名的古根海姆雇员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说,“在这个危机时刻,如果您想成为艺术界受人尊敬的领导者,继续向员工支付薪水是您需要做的一件道德正确的事。”

“暂时闭馆可能变成永久闭馆”

对于某些文化机构而言,将以裁员,削减预算和大幅减少计划的形式来应对此次疫情所造成的财务危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根据纽约时报报道,大都会博物馆可能会延长闭馆到今年7月,预计在2020年会产生超过1亿美金的总损失。

馆长丹尼尔·维斯表示,目前大都会每月需支付约1600万美元的薪水,“钱烧得很快”,并补充说裁员是不可避免的。而在不久之前,馆长维斯曾在闭馆通知中说,“博物馆首要任务是保护和支持我们的员工、志愿者和游客。”

(大都会博物馆内景。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摄影师Chris Bojanovich)

作为世界顶尖的文化机构,拥有超过36亿美金捐赠的大都会博物馆这样的庞然大物都预计会遭受巨大的财务打击,那么对于一些小规模的机构来说,受疫情影响的暂时闭馆可能变成永久闭馆。

位于曼哈顿下城的移民公寓博物馆(Tenement Museum)以其提供的历史住宅及城市步行导览服务著名,是游客了解纽约移民历史的热门选择。作为一家仅有270万美元现金捐赠、75%的运营开支依靠日常票务收入的小型博物馆,在闭馆后无法正常开展规划的筹款活动,并预测到六月底可能都不会产生收入,因此已有13名员工遭到解雇,相当于裁员20%。日前,移民公寓博物馆发起了目标为25万美金的线上筹款,希望能够撑过这个困难时期。

“许多博物馆想方设法、苦苦支撑来度过这段时期。”美国博物馆专业协会主席劳拉·洛特说。3月18日,美国博物馆专业协会与各地博物馆领导者联名向美国众议院发出公开信。信中强调了博物馆行业每年为美国经济贡献500亿美元,提供超过72万个工作岗位,因为疫情引发的闭馆可能使成千上万的工作人员失去工作,要求国会为非营利性博物馆分配至少40亿美元的资金。

“闭馆期间,全国博物馆每天共计产生超过3千3百万美金的损失。”博物馆们期待着获得来自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在家办公的雇员们担心自己会不会随时被裁掉,这些问题暂时无法得到答案。

“就古根海姆而言,一个博物馆拥有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董事会,以及一个价值8500万美元的捐赠基金,在危机时期停止向雇员支付工资,是一种道德上的失败。”库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和他一样已经失去收入来源的部分员工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问:“博物馆背后的亿万富翁们,你们会同意继续支付我每周几百美金的酬劳吗?”

文化生活如何继续?

纽约人的生活正在向着之前无法想象的方向发生着变化:博物馆、图书馆、剧院、娱乐场所通通关停,学校可能一直暂停到秋季开学。对于普通人来说,当作为城市文化象征的博物馆关闭时,他们失去了重要的公共教育资源。

(图片来源:现代艺术博物馆)

由博物馆提供的免费讲座、沙龙、工作坊和演出等公共活动,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纽约市民的文化生活。尤其是对于普通工薪家庭而言,这是他们能让孩子免费接受到专业的艺术、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

同时,博物馆与公立教育系统相辅相成——博物馆向公立学校的学生和老师提供在课堂之外的优质教育资源,而学校团体也构成了博物馆访客和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由纽约市教育部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科学馆等八家博物馆机构共同发起的“城市优势项目”,在过去的十四年中,已为纽约市公立中学的2千多名教师和39万多名学生提供服务。

那么,当学校停课、博物馆及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停摆,学生们能通过什么方法、从什么渠道继续获取到免费的教育资源?

各大博物馆试图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弥补观众在闭馆时所遭受的线下体验损失,同时保持与其所服务的社群的联系。可以说此次疫情也反向促进了博物馆的数字化进程和提升博物馆所提供的线上服务。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其官方网站上按照不同受众群体,集中整理发布了博物馆原创的教育内容,并在社交媒体上发起直播,让科学家带领观众们线上虚拟参观博物馆,为他们解说专业的科学知识。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大力推荐它的线上服务,包括原创的数字杂志、艺术家视频、免费在线课程、与英国广播公司合作的音频播客内容等,并表示,“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艺术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给人们提供灵感、美丽和慰藉。”

艺术确实能在此时给困在家里的我们带来更多的精神慰藉,但问题在于所有人都能得到这份慰藉吗?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存在各种方法让人们与博物馆保持联系、使用博物馆的线上资源,但在博物馆所服务的社群中,有的老人不能熟练使用互联网,有的家庭没有电脑,无法负担网络费用。依赖博物馆线下服务来获取文化教育资源的他们要怎么办呢?

在这座以丰富文化资源而骄傲和努力践行教育平权的城市里,博物馆的领导者们在这样的困难时刻里,越是要去思考和解决疫情当中出现的财政、管理和信任危机。我想,对他们而言,这并不只是一个管理层面的考验,更是道德的考验。

*本文作者:朱丹青,博物馆研究专业在读研究生,凤凰网文创频道特约研究员。

主编:宋观

策划:刘瑞祺

作者:朱丹青

编辑:高晓晨、陈子君

助理运营:张倪侥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