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艺术 | 疫情期收入竟然增长40倍?解密艺典逆袭之路
文创
文创 > 文创资讯 > 正文

凤凰艺术 | 疫情期收入竟然增长40倍?解密艺典逆袭之路

艺典中国

艺典中国,这间在疫情期间创造了三四十倍的收入增长的公司,背后却只是有一个18人的团队。

在众多艺术机构纷纷关门倒闭的当下,是什么让他们抓住了疫情期间仅有不多的商机?疫情下的异军突起,究竟是艺典中国的一次偶然还是八年坚持后的必然?疫情过后,艺典中国的辉煌是否还会持续?艺典中国,又究竟是一家拍卖公司还是互联网电商?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综合报道。

新型冠状肺炎席卷全球,我们每个个体在这其中显得既鲜活又渺小。

若有历史感的人会发觉,就在此刻,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历史之中。我们终会走出这一全球性全人类的历史事件,但在这之前,我们必将共同面临一段艰难的时光。

病毒袭来,经济停摆,遭受打击的是每一个真实的公司、家庭、个人。 数据显示,我国第一季度就有超过46万家企业倒闭,其中逾三分之一营业不足三年,涉及失业人数近亿

据美联报道,这是全美自1948年有记录以来增长速度最快、人数最多的一次失业潮,4月可能会有超过2000万人失业。到5月初公布4月份的就业数据时,美国失业率可能达到15%。

▲ 面临失业的中国工人

当“活下去”已经成为问题之时,谈艺术似乎有些牵强了,艺术市场的停摆也在意料之中。

然而就在这种萧条的背景下, 有一家艺术圈内的公司却以仅仅18人的团队,提升了近三四十倍的收入。

这个公司,就是最初由赵旭和苏芒等各领域数位领跑者创立,在成立第七年烧尽投资款、成立第八年背水一战的——艺典中国。

艺术市场停摆?

“艺典中国为期6天的‘永乐·现当代艺术季’总成交额达3100多万元以上”

▲ 艺典中国CEO耿跃与艺典中国艺术总监陈洁在与媒体见面会的现场

每年的春季本是最活跃的艺术品市场交易季,蔓延至全球疫情却让线下艺术市场几乎停摆, 传统线下拍卖因疫情而按下暂停键。

国内方面原定于4月初举办的嘉德香港2020春拍,延期至5月底;原定于4月份举办的保利春拍延期,具体日期再做公告。

国际方面,佳士得(Christie's)原定于5月在纽约举行的“二十世纪艺术周”、5月在日内瓦举行的“雅逸艺术周”,均延期至6月举行;苏富比(Sotheby's)原定于4月初的香港春拍转战纽约,近日又宣布延期至7月。

▲ 传统苏富比春拍现场

当拍卖行、美术馆、画廊、艺术中心等文化机构的线下业务被迫停止时,人们的注意点都转移到了线上。 原本于3月底举行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Art Basel HK),于3月20日至3月25日开放首届网上展厅, 标志着全球艺术市场的又一转折点已经提前到来。

在北京,艺典中国,从2月伊始创造了数十余场次线上拍卖。 其中3月27日开始,为期6天的“永乐·现当代艺术季”总成交额就达3100多万元以上,用户活跃度达几十万。

▲ 艺典直播现场

在“永乐·现当代艺术季”中,以“直播+拍卖”的形式,艺典中国与永乐拍卖还创造出了如下的数据:

单场直播超过47万+人次围观;

单场成交额高达8,559,100元;

单场出价次数高达9,608次;

共计5个专场成交过百万;

5个专场成交率100%;

▲ 艺典直播现场

其中价格最高的三件作品分别为: 周春芽的《太湖石》,尚扬的《E地风景》,曾梵志的《乱草》

据艺典中国的市场总监林中岚介绍道,“ 曾梵志的作品在超过200万的价格后还有四位买家在竞价,在网上出高价购买艺术品的用户习惯已经逐渐形成。

▲ 周春芽,《太湖石》,2001,成交价¥2,750,000

▲ 尚扬,《E地风景》,2008,成交价¥2,013,000

▲ 曾梵志,《乱草》,2005,成交价¥936,100

在“永乐·现当代艺术季”后,艺典中国还会和永乐拍卖共同打造经典艺术季、古董艺术季。艺典中国所打造的线上直播拍卖规模,完全不输线下,已经相当于一个二线的拍卖行

艺典中国业务总监魏明文对“凤凰艺术”的记者说到,“从2月开始的第一场拍卖,到3月4月,我们的成长是非常快的。 大概在一周或十天后,大家会看到除永乐外另一个传统拍卖行与我们艺典展开合作。

▲ 艺典中国艺术总监陈洁(右一)、艺典中国业务总监魏明文(右二)与艺典中国市场总监林中岚(左一)在媒体见面会现场

▲ “凤凰艺术”联合创始人、主编肖戈在现场,因为疫情期间进入展场前需要测量体温与登记

疫情救了艺典?

“2月份的收入提升了5到10倍,3月份应该是更多,30到40倍”

而 在一场场成功的线上拍卖背后,实则是烧尽了投资人的全部投资以及8年的利润,总额近1亿2千万的艺典团队的背水一战。

正如艺典中国CEO耿跃在接受采访时所说, “可以说是疫情救了我们一命”

正月初三(2020年1月28日),艺典网拍进行了第一场永乐拍卖的专场 ,一位海外藏家将自己多年收藏的现当代艺术品以低于成本价上拍,当天买家们出价踊跃,拍品悉数成交。

艺典的翻身仗就此打响,此后整个公司2月份的收入提升了5到10倍,3月份30到40倍。

▲ 艺典中国向用户派发30万口罩,以激活用户

翻身仗初期,艺典团队联合永乐文化迅速组织,找各种渠道购入了30万件口罩及防护用品为艺术行业的人们免费发放

以此艺典沉积八年的用户被再次激活,也成为了艺典重启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在接下来的数场拍卖后,艺典的用户活跃程度用两个月完全恢复到了顶峰,甚至超越了顶峰。

此后艺典中国趁热打铁,2月28日开启直播专场。 先后邀请了李小可、刘莹、朱彤、刘尚勇、甘学军、曹庆辉、红梅、夏季风、陈海涛、尤永、谢尚晋、项立平、奥岩、欧阳昆仑、周艟、魏亚男、尚颢、慕文泊、周欣等业内专家专场讲解,带动了网拍成交。

▲ 艺典中国直播专场

在网拍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艺典也丝毫没有放松对艺术品的审核与把控。

艺典中国业务总监魏明文对“凤凰艺术”的记者说道,“我们目前合作的有四百多家商户,但我们现在采取的战略和之前有些不同。 从今年2月份开始,我们对所送拍的拍品,每一个艺术品都严格把控 ”。

▲ 艺典直播现场

以此,在直播拍卖中艺术品的质量得到了提高。好的拍品带来了更加高端的用户。用户反映和品牌口碑的提高,使得价值百万的艺术品也可以在线上得以成交

超3000交易额万的“永乐现当代艺术季”的成功,是艺典整个团队两个月中在“直播+拍卖”中不断探索的必然结果。

直播并非唯一产品?

“‘艺典SAAS’小程序系统旨在为拍卖公司和画廊提供服务,用互联网降低艺术品交易成本”

▲ 艺典直播现场

面对艺典所取得的线上拍卖成就,艺典中国CEO耿跃多次强调,“艺典并不是一个拍卖公司,而是一个互联网公司,是一个交易平台,是一个交易电商平台。

因此除了线上直播业务,产品出身的CEO耿跃对“凤凰艺术”的记者说到, 目前艺典中国正在开发一个名为SAAS的服务系统, 旨在为拍卖公司和画廊提供服务,试图用互联网降低艺术品的交易成本。

对于这一服务系统,在正式面向大众之前,艺典中国还不方便透露太多。但这一服务系统建立的初衷,绝非仅仅是针对疫情的选择,而是在疫情后也能和线下机构合作的长期模型。

SAAS服务系统包含一款小程序和app,希望免费邀请全国各大美术馆,艺术院校,画廊,拍卖公司入驻艺典。艺典给大家提供一个超级的线上场景,大家可以展示交易艺术品。

▲ 艺典SAAS小程序系统官网介绍

对于传统拍卖来说,艺典绝非他们的竞争对手,而是交易电商平台。 在疫情之后,艺典将会和传统线下拍卖公司形成一种新的合作模式。 至于线下拍卖为什么要选择与艺典合作,耿跃这样对“凤凰艺术”的记者说到,

传统拍卖公司的客户还是以年龄比较大的,有经济实力的人(50后、60后)为主,这也是他们的传统想法。而艺典从始至终在交易上就是十分年轻化的我们培养的主要消费群体是70后、80后,在这次直播拍卖中他们也是消费主体 ”。

同时,传统拍卖公司使用SAAS系统与艺典合作的过程中,将会获得大量开放的的用户数据资源,而这也是艺典区别于其他平台的最明显的优势之一。

▲ 京东拍卖现场

据艺典中国艺术总监陈洁介绍,除服务于拍卖行外, 艺典的SAAS系统还可全方位服务于画廊 。在前端,帮助画廊进行线上宣传、产品销售。在后端,帮助画廊管理自己的内部系统,包括其库房管理系统、结算管理系统等。

陈洁还对“凤凰艺术”的记者说道,“疫情结束之后,我们还会考虑与博览会进行合作。 在网络时代下,实体博览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去宣传、销售它的作品? 我们试图基于此开发一个产品,形成线上线下的共赢。”

▲ 艺术北京2020延期至6月

疫情后的艺典?

“‘艺术电商’从一个艺术圈的理论共识到真正的实践需要时间,而现在时机已经成熟”

▲ 艺典直播间,从右至左: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华辰拍卖董事长甘学军;艺典中国、保利拍卖、永乐文化创始人,央美硕导,艺术家赵旭;资深艺术市场专家,曾任北京荣宝拍卖总经理,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刘尚勇

在疫情期间艺典所开发的新产品,无疑为无法开展线下活动的画廊与传统拍卖行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

然而,疫情过后艺典中国是否能延续当前的业绩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 艺典直播截图, 收藏家周艟在线上进行直播讲解

艺术品电商在艺术圈并非是一个新名词,而似乎更像是一个理论共识。 当“互联网+”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之时,艺术品成为少数几个没有被攻克的板块,时至今日艺术电商却鲜有大众耳熟能详的成熟平台

早年间,电商领域,如淘宝、苏宁、京东均试图在艺术品交易有所突破,但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大电商平台的失败,说明了用标准品的销售方式来贩卖非标准品是行不通的。

一方面,在电商平台上销售艺术品,买家无法近距离观察艺术品,也无法真正认知艺术品的价值。 另一方面,由于电商平台没有艺术品的审核机制,导致艺术品电商 最终沦为“接地气”的中低价位艺术品和当代艺术品的辅助销售渠道

▲ 京东艺术在艺术北京展览现场

早年间,传统拍卖领域也均开展过线上业务,但最终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2000年,“嘉德在线”和“赵涌在线”正式上线,标志着中国艺术品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

传统拍卖公司转至线上也遇到了困难。当时的手机终端并不普及,线上支付方式也远没有如今如此便捷;传统线下拍卖,对于真正的“互联网思维”把控不足;真伪鉴定、物流运输等风险,这些都成为阻碍艺术品电商做大的重要因素。

2019年底,“嘉德在线”股权发生大变动,百亿女富豪退出更名“路易森林”。

▲ “嘉德在线”更名“路易森林”

面对人们对于疫情过后艺典中国的疑虑和担忧,艺术总监陈洁说到“ 我觉得现在时间到了,就算没有这次疫情,互联网和拍卖这种销售模式连在一起也是必然趋势。

陈洁对“凤凰艺术”的记者进一步解释道,“举例来说,当时嘉德在线可能太早,你在线上观察一个艺术品并不方便,不及拍卖行图录清晰。然而我们现在用手机屏幕看作品,不仅能放大,还能看细节,还能看局部,还能看到这个作品动态的视频。 这个是传统的图录达不到的,完全能取代的。

艺典中国市场总监林中岚就艺典中国的优势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线上拍卖还会大大节省成本,像传统的拍卖公司,一年可能最多举办两场大型的线下拍卖。 而在线上,我们甚至一个月就可以举办两场,最大的成本仅仅是租用场地的成本。

▲ 艺典中国CEO耿跃在现场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肯坚持的人

“我们从去年5月份就开始降薪一半,10月工资全停,团队一起负债冲这最后一把”

▲ 艺典直播现场

疫情是新秩序建立的催化剂,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艺术世界对于线上的需求与讨论。

2003年的非典,直接催生了如今的电商巨头。在 2013 年的京东年会上,刘强东自己提到,“2003年,我们因为'非典'进入电子商务领域”。

那时的京东做的业务是 IT 产品的线下零售。非典的肆虐仅仅 21 天,京东亏了 800 多万。在一次讨论中有人提出,客户不能见面交易,那能不能通过互联网交易呢? 最初的京东就此产生。

或许,本次新冠病毒的爆发亦是中国“非标电商”洗牌的一个起点?

▲ 线上艺术市场报告

只是,中国的艺术品电商不止艺典中国,为什么是它获得了最初的胜利?

或许是自创始这8年来,在艺术品电商领域的坚持;

又或许是这18人的团队,在负债前仍不放弃的坚守。

▲ 艺典中国CEO耿跃

艺典中国并非横空出世,艺典中国在2012年由赵旭与当时时尚集团的苏芒等各领域数位领跑者创立,迄今已经成立了8年。

一路走来,艺典先后获得了多次投资,一路走到A轮,获得由美图秀秀的创始人蔡文胜牵头的隆领资本2500万人民币投资。

在这8年间,艺典中国不断尝试各种艺术品电商形式,积累了大量真实的用户数据。 创业初期,手把手教美院学生进行购买,吸引他们成为首批用户。

▲ 艺典中国与媒体见面

然而因内部问题,去年5月份艺典公司内部已经是千疮百孔。所有员工5月份就开始降薪一半,10月工资全停。最多是100人的团队,在今年年初仅剩18人。

然而耿跃却始终不忍放弃,他对“凤凰艺术”的记者说道,“ 我总觉得我们快要成功了,就差那么一点了,不忍心在这个时候放弃 ”。

赵旭看到团队这样的坚持,于是下决心“继续干吧!”并与其他几个投资人给了艺典最后一笔的融资。艺典刚重启就遇上新冠疫情,而这似乎成了艺典的新机遇。

▲ 艺典直播现场

整个团队没钱,便自己当现场的保安;没有996,全部007;经常开会到很晚,12点后还会为了一个事情讨论到凌晨2点。

艺术总监陈洁说,“在耿总和赵总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团队是一个年轻化的团队。不是指年龄,而是指精神状态和干劲上的年轻,这一点对我的感染力是很深的。

业务总监魏明文对此补充道,“每个季度,每个月我们都会定一个新的目标,我们都会努力去实现它。我特别高兴能够在这样一个工作状态的一个团体中,大家一起共同协作。”

▲ 艺典中国业务总监魏明文

在采访的最后,艺典中国CEO耿跃说到,“艺术品电商是有很高的门槛的,他需要你既懂互联网、又懂拍卖行。然而我对我们团队十分有信心,我们每个人也都有信心。

人们总说,做艺术不能够总是靠情怀,这样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然而或许,艺典中国整个团队的坚持,是他们得以成功的原因。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