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因为疫情闭店84天,卓尔书店却从未停下传递书香的步伐,在方舱医院、康复驿站,他们建设了6个卓尔图书角,2000余册图书,包括文学、哲学、历史、心理励志等多个类别;在线上,他们举办了9场分享会,邀请来自全国的各路名家,在线分享阅读见解、旅行见闻、人生感悟;甚至有许多店员自愿投入战疫行动,成为一线志愿者中的一员。
“用书籍的力量为患者带去安慰与信心”,这是卓尔书店交出的答卷,不可否认,在多年经营下,卓尔书店已经扎根武汉的文化土壤,和武汉这座城市互相拥抱,同呼吸,共命运。凤凰网文创频道“守望书店”将持续关注疫情下的城市书店,并征集相关故事。
*本文授权转载自卓尔书店
有人说,一座书店犹如一座灯塔,让城市更温暖。
在度过了84个与读者只能“云”相见的日子后,卓尔书店终于在上个周末重启,在春雨澄明的早晨,迎来了第一批久违的读者。
闻得见的墨香、纸张摩挲的质感、弥漫着的咖啡香气、窗明几净的阅读空间……再次在卓尔书店,重新捧起温润的书本,不少读者说:“重逢后的卓尔书店,美好如初。”
“久别重逢,倍感亲切”
4月18日,虽然武汉下着雨,但这毫不妨碍读者对卓尔书店的牵挂,一大早便有不少读者在外等候,经过进门扫健康通行二维码、测温等步骤,开启了书店之旅。
陈先生夫妇是卓尔书店的常客,前一晚看到卓尔书店恢复营业的消息,一早便和妻子特地从武昌赶来书店,成为进店的第一位读者。他说:“在家憋了好久了,想到书店来感受一下氛围,看看跟疫情之前有什么变化没有,也来淘淘书。”
“环境安全,让人放心”
为了保证环境的安全,书店在开门前进行全面彻底消毒,读者在入口处排队扫健康码、测量体温,凭绿码入店。同时,店内优先采用门窗自然通风;如果书店读者增多,将对店铺进行限流管理;书店在营业期间每3小时,对店员测量体温一次、对营业区域消杀一次;书店近期营业时间是每天9:30-18:30,营业区域是图书卖场1-2楼与3楼小维乐园儿童书店,咖啡吧暂只提供外带、暂停堂食。
“虽然与书店分开了一段时间,再见面却依然是说不出的亲切,就如我们就算时隔再久不见,一见面仍同从未分开过一样。”一对因疫情久未相见的小姐妹说,“书店里地面、柜面、书籍、角角落落都格外干净,让人十分放心。回来后的卓尔书店,美好如初。”
让阅读回归最本质的状态
这两个多月,读书,是很多人的居家战“疫”姿势。
“不读书怎么活啊!”一位资深读者早在几天前就已经来电询问书店的开业时间,昨日特地来买了一本《英国史》。
在书店二楼艺术书籍区淘书的陶女士夫妇笑言,以前每次来书店都觉得特别热闹,这次觉得整个书店静谧到似乎都属于他们,一切都回归到了阅读最本质的状态。
一位家住书店附近的读者,疫情期间曾多次来电询问何时开业。在恢复营业的第一天便一早过来转转,作为运动爱好者的他选购了一本《曼巴精神》。
在书店A厅靠窗休息区,手捧《摆渡人》的黎先生正在安静阅读。他并不知道书店何时会再次对外营业,恰巧路过,便有了意外之喜。平日他也经常在路过书店的时候进来看看,再选一处沉静阅读。
虽然特殊时期的“清净”有些迫不得已,但却让读书这件事显得愈发专注与纯粹。知识与智慧,是我们战无不胜的心中底气。
常亮一盏城市之灯,是我们最大的初心
加缪在1947年出版的《鼠疫》中写道:“人类能在这场鼠疫和生活的赌博中赢得的全部东西,就是知识和记忆。”
作为储存知识和记忆、充满精神感召力的书店,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维度和价值坐标。
虽然受疫情影响,实体书店的经营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然而,读者们的支持,就是我们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这次疫情对书店的影响应该不小,你们能坚持并开门营业真的非常了不起,这里的书籍很全面,环境很好,以后我会经常来书店支持你们。”一位读者的话让我们更加笃定:为读者常亮一盏城市之灯,是我们最大的初心。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