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T文旅|去运河公园看密符扇,感受一下二百年前的“防作弊”智慧
文创
文创 > 文创资讯 > 正文

CNT文旅|去运河公园看密符扇,感受一下二百年前的“防作弊”智慧

位于北京东部的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是一个集生态、娱乐、健身、水上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绿色生态 公园。 这里水域宽阔,河堤景色宜人,保留了运河历史上的一些重要设施原址,更有记载历史故事的文化广场,是京东地区面积最大的城市公园。

在运河公园文化广场中,有一座雕塑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承载着近200年前的古人智慧,记录着清代漕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是在“畿辅通会——通州历史文化展”中首次亮相的“军粮经纪密符扇”情景塑像。

军粮经纪密符扇,原件现藏于通州博物馆,是明清漕运史的重要文物,扇子的两面分别绘有50个经纪人的密符与代号,外人即便拿到这把扇子,也无法得知经纪人的具体信息,体现着古人的防弊智慧。

漕运码头

明清两代均定都于北京,而我国的大多产粮区都在南方,使得以粮食为主的江南物资必须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运输到京城,这便是历史上的“漕运”。当漕粮抵达京城(通州)后,交割与认责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清代在京城和通州共设有十五个收纳漕粮的粮仓,有的粮仓作为地名还保存到了今天,如位于朝阳门内的南新仓、海运仓等。漕粮收纳到粮仓之前,需要经过由官府雇佣的经纪人的查验(这里的“经纪人”,即古时所称的“牙行”,“官牙”由官府雇佣,以明确责任),符合官府规定的数量和质量标准方能验收。对于合格的漕粮,“官牙”会用木炭在米袋的显著位置画上代表自己的标志符号,这些符号就记载在这把密符扇上。

在这些“官牙”验粮的过程中,船丁、漕官、包括其他经纪人都与之有潜在的利益冲突和责任冲突。例如当时常有船丁将装袋的漕粮偷出去进行重复报关,甚至有心术的漕官或其他经纪人栽赃陷害、挟私报复等……一旦发生这种经过“官牙”查验的漕粮还有问题的情况,经纪人要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经纪人发明了这套密符,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真实身份能够不被与之有利益冲突的人知晓。

密符扇前后扇面各有五十个“密符”(代表军粮经纪人的符号),一共是清代一百位“官牙”使用的密符,每个密符下还书有经纪人的代号。这些密符形状大多十分特别,最终只有负责监督的官员抽查漕粮并通过扇子“按图索骥”,才能知晓具体的责任人代号。而且,仅是通过这把扇子,也只能知道经纪人的代号,仍然不知道经纪人具体的名字,可以说是双重加密,只有在官府底册中查到具体名字,才可以按照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惩处。

密符扇是古人的智慧代表,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时漕运工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如今,这座密符扇的雕塑就在运河畔的文化广场上,等着人去感知那一段奇特的历史信息。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