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集团的“合同事件”现已持续一周,仍未停歇。这几乎是互联网文学行业问世以来,最风浪滔天的一周。如何在内容、传播和变现上进行探索,如何更好地平衡作者和平台的利益分配,如何顶层设计保障网文作者的合法权益与规范行业合同,理解作家与平台之间的关系,这些可能是网文行业未来一段时间内重点关注的问题。
01
网络文学作者“集体维权”风波
“新合同”动了谁的奶酪?
4月27日,阅文集团高层大换血,包括吴文辉在内的高层们“荣退”,纷纷辞任管理职务。 控股股东腾讯接管阅文集团。 其中,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CEO程武接任了阅文集团CEO一职。 “合同事件”风波由此开始。
△阅文集团宣布换帅:吴文辉、梁晓东卸任联席CEO 腾讯影业程武接棒。新京报我们视频(ID:wevideo)出品
28日,有部分阅文作者在社交平台开始讨论和质疑阅文合同。部分阅文作者在龙的天空论坛(下称:龙空网)聚集,讨论议题涉及五高管离职原因,免费阅读模式与付费模式之争,最后聚焦在阅文“新合同”中版权归属问题、分成比例调整、免费阅读影响收入等方面。
在此后数日内,由作者和网友合力“出征”,将讨论逐渐扩散至微博、知乎、贴吧、A站和B站等讨论区。知乎标题为“腾讯接管阅文,新作者入行还有未来吗?”提问冲上热榜第二,微博冲上话题榜第二,龙空网总计发帖4.7万破历史最高纪录。湖南省网络作协、贵州省网络作协、四川省网络作协发声,网络文学作者姬叉、明巧、梦入神机及《铁齿铜牙纪晓岚》编剧汪海林、知名编剧高璇声援作者维权。有网文作家在新浪微博、知乎等网络平台,针对网络文学平台阅文集团发起“5·5断更节”,以断更(停止更新)的方式,抵制阅文集团推出的作者权益缩水的新合约。
△截至5月7日21:30,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达2.7亿。
在此之前,也有过类似的事件,但通常都是网文写手以个人的名义爆料不平等合约等问题,帖子的影响范围也只限于平台个人账号,而对话题关心的网友,大多也是该作家的读者粉丝。然而这次,“断更节”和网文作家的集体抗议,加上之前《鬼吹灯》系列作者天下霸唱被诉侵权的事情,让它们从私人事件变成了一个公共事件,几乎成为了网络文学历史上最重大的集体维权事件。
那么,除了作者群体对免费模式的抵触,以及一些被舆论放大的争议外,这份“新合同”还动了谁的奶酪?
据新京报记者梳理,最受到作者群体诟病的有以下几点:作品大纲通过审查才能上架,之后如果作品不符合大纲和起点(阅文旗下在线阅读网站)要求,起点可以要求作者更改,暂停稿酬,如果作者不改,起点可以停止协议和找人续写;作品著作权起点可以自行使用和销售,作品一切衍生权利归起点;合同使用“聘请”的写法,作者和平台由合作关系变成起点付钱找作者写作,作品版权归起点所有,同时起点并非雇用作者,支付的也不是薪水,也不用上保险等福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媒体报道,几位曾与阅文签约过的网文作者表示,新合约是“对作者赤裸裸的绑架”。阅文遭到不少网文作者杯葛,主要是因为双方在“聘请”关系及作者作品版权归属问题、作者收入分成比例问题(新模式改为扣除运营成本后的“净收益”中作者分成50%)、免费阅读模式对作者收入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存在严重分歧。
△热门微博截图
02
阅文:修改相应不合理的条款,作家与阅文平台是合作关系
对于旗下作者们的愤慨,5月3日阅文集团回应称,这版合同是2019年9月推出的合同,不是4月28日推出的。新上任的管理团队收到了针对这份合同的批评和意见,将会与作家们进行广泛的沟通,对于不合理的条款会做出相应的修改。
不少作者猜测,阅文的想法是通过免费阅读引流,再培育和开发IP变现。同时,即使不是全免费模式,一旦QQ浏览器、QQ阅读、微信读书等腾讯其他渠道采取了免费模式,势必会导致阅文旗下渠道(起点、红袖等)的用户量以及付费量减少。对此,阅文新管理团队在回应中称“全部免费阅读”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说法,未来将巩固和保持付费模式,并对创新模式进行探索。
5月5日晚间,阅文集团再发布澄清声明,针对传闻的“全面免费”、“占有作者版权”、“侵吞去世作者收益”等六大“谣言”进行回应。
△阅文集团辟谣
对于“5·5断更节”,阅文集团在上述声明中称,阅文当日作品更新数据并未有异常波动。此外,阅文没有采取任何包括修改时间、威胁断更后不推荐等外界谣传的运营措施。阅文还表示,合同于2019年9月推出,个别网络文学作者因个人事务、写作状态的调整等请假、偶尔断更是常态,经有心人搜集、总结后,得出“知名作者因故纷纷断更”是不实的结论。
阅文在5月6日的首场恳谈会上也再次做了说明,对于现有合同中在著作权授权、免费模式下的分成权益、作家福利和打盗版等方面,已经明确了修改方向,更具体的修改将在系列恳谈会和作家调研后确认,并在1个月内推出新版合同。作家与阅文平台是合作关系,合同中采用的“聘请”这样字眼系不当表述。
关于付费和免费模式,阅文集团新任总裁侯晓楠坦言,“目前关于免费阅读的机制还在讨论中。付费阅读肯定要继续巩固并且做大。未来在考虑免费模式时,也会有明确的作家收益。同时,需要为付费和免费规划不同的作品内容库,匹配不同的产品渠道及对应的收益体系。当然,无论哪种模式,都由作家自主选择”。
03
网络文学如何健康发展?
免费阅读给付费带来哪些挑战?
“大部分作者之前是靠章节点击和读者支持来赚钱,如果全部免费,白金级作者已经是平台的招牌,短时间内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应该会继续维持一段时间的高收益。但是中部和底层的作者会比较惨,因为非常低的保底工资,不足以维持他们的生计。”一位从事IP改编的编剧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网文市场处于饱和状态,底部作者很难出头。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付费机制是网络文学这些年健康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甚至我们可以说,没有这套机制就没有中国今天的网络文学,也没有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传播的局面。最重要的是这套付费制度打造了非常好的粉丝经济。
对于免费阅读的冲击,邵燕君表示不是很看好。“原来反反复复在作者、经营者、读者之间的磨合博弈的过程中而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现在被一种相对简单粗暴的资本模式给冲击了,那我觉得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是很伤害的,是很不利的。”
网络文学资深从业者韩先生向新京报分析了免费阅读的优劣,“这样做的优势在于,不用和作者产生直接联系,省去了大量的编辑成本、沟通成本,同时可以快速积累用户。而劣势在于,不容易绑定优质作者,当内容质量无法保证时,会出现用户流失现象,同时在进行动漫、影视等改编开发时,需要再重复寻找作者购买版权”,韩先生称。
也有多位受访的分析师对免费阅读的投资回报率提出质疑。“根据现行的几个免费阅读应用程序的ARPU(每用户平均收益)计算,盈亏平衡极其困难,一旦不买量,用户流失率非常高。这样没有忠诚度的用户,也很难接到优质的广告主。”
资深出版人唐勇曾在采访中表示,此次事件的发生已经令阅文集团的声誉受到较大的影响,且从当下的趋势来看,仍无法快速缓和,多种盲目不理智的声音也相继出现,并不利于事件的解决,此时需要的是平台、作者及其他方面迅速展开理性对话,共同就各自的权益进行协商,先达成相对一致的意见,随后再进一步细化,避免对整个市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于曝出的合同中被认为存在不少“霸王条款”,比如“作者创作的书,直到作者死后50年,版权都归阅文所有”“阅文有权运营乙方的各种社交账号”“如果作品被侵权,平台不承担相应的维权义务”等等,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提出,“合同是否有效一方面要看法律规定的最基本的必备条件,另一方面也要看合同内容本身是否符合民法总则确定的公平原则等”。张洪波建议,“平台与作者的合同应该严谨、细致、语言规范,应该明确约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对双方都有所限制。”
阅文集团的“合同事件”现已持续一周,仍未停歇。这几乎是互联网文学行业问世以来,最风浪滔天的一周。近年来免费阅读平台崛起,趣头条、今日头条纷纷推出免费阅读APP,并且用户下载量可观。竞争的加剧无疑会给阅文带来更大的挑战。
厘清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在“合同事件”中的观点与建议,可以得出:如何在内容、传播和变现上进行探索,如何更好地平衡作者和平台的利益分配,如何顶层设计保障网文作者的合法权益与规范行业合同,理解作家与平台之间的关系,这些可能是网文行业未来一段时间内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文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