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是伴随着人类文明一同发展的,几千年前古人发明了钻木取火后,人类便进入了熟食的时代,陶器应运而生。如今到各大博物馆里参观,均会有大量的古陶器展品,可见陶器反映了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砂锅作为陶器的一大分支,在我国也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虽然各地都有砂锅产品,却尤以贵州织金砂锅最为有名。织金砂锅保温、保鲜性能好,用来盛食物不变味不变色,用来炖鸡煲汤时,由于均匀受热,可令食材更为鲜美,是其他金属锅具所不能及的。在织金县城东门,有一条曾经声名鹊起的“砂锅街”,鼎盛时期汇聚了数百家砂锅作坊,如今却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只剩下几家仍在烧制,且面临无人传承的窘境,古老的手工技艺,正面临消失的危机。
织金是座有历史的老城,老城东门边上有条长约四五百米的古老街道,两侧多为民国时期的老房屋,至今完好,远近闻名的“砂锅街”就在这里。这里的砂锅作坊,大都是前店后坊式,店门口摆上各种成品销售,房间内是制作砂锅的作坊,而后院就是烧制砂锅的地方。
织金砂锅选用当地得天独厚的优质黏土泥和无烟煤制成坯料,再运用千百年来形成的独有加工流程,令其它同类产品望尘莫及。从原料选择到烧制成型,共有72道工序,全部都由手工操作。
作坊内的师傅先和泥,再在木制的圆盘上把泥团做成锅的形状,再把泥坯放入均匀撒满细灰的模型内,拿泥团蘸水,刮擦锅壁、捏边等工序,一口漂亮的砂锅就渐渐成型了。
成坯后的最后一道工序:上釉,师傅右手把粘了釉的毛笔放在锅底,用左手高速旋转胚盘,砂锅坯内便画出了一道道均匀的白圈,最后在锅底的中心位置画上几笔,一朵多瓣花就完成了。
成型后的砂锅,放在后院的地上自然晾干或烘干,下一步就是煅烧了。
也曾观看过陶瓷的制作过程,织金砂锅的成坯、上釉这些工艺,和制作陶瓷差不了太多,但后面再看到煅烧,就令人有点意外了。织金砂锅不是用封闭的窑炉,而是直接在露天上地炉,用大砂缸盖住煅烧而成。
所谓地炉,就是在地面下挖坑为膛,鼓风机在膛内呼呼地吹,煤火在地面上熊熊地烧。织金砂锅通常为双地炉同时煅烧。
待炉火烧旺后,将准备烧制的砂锅倒扣在炉口上,根据火候情况再给砂锅扣上一件大砂缸盖。烧成时间极短,通常只需要十几分钟。
七十多岁的高保全老人,是砂锅街上的老师傅,从10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做砂锅,如今已整整六十多年,虽然右手天生残疾,却丝毫不受影响。出炉时,老人用力挑起大砂缸盖,只见火炉口的砂锅烧得遍体通红。
待自然冷却后,一口成品砂锅就完成了,烧成后的织金砂锅,呈灰黑色,略带金属光泽,古朴而浑厚。贵阳有名的羊肉粉,大都是用织金砂锅来烧制的。
织金砂锅的制作技艺早已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砂锅街”正面临拆迁的现状,再加上受现代工艺和材料的影响,织金砂锅显得产品单一和制作过于粗糙,这样古老的技艺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速度,年轻人更不愿再当“砂锅匠”,高保全老人也在发愁后继无人。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