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典北京高峰论坛:专家纵论疫情下中华文化使命
文创
文创 > 文创资讯 > 正文

国学大典北京高峰论坛:专家纵论疫情下中华文化使命

继5月“致敬国学: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线上启动之后,2020年7月10日,作为国学大典系列活动之一的北京高峰论坛以现场加连线的方式举行。本次高峰论坛由凤凰网、岳麓书院、敦和基金会联合主办,贵州心悠然酒业提供战略支持,论坛议题围绕“继承创新:疫情下的中华文化使命”这一主题展开。

左起:王慧轩、干春松、邹明、王石、张立文、葛承雍、黄震宇、苑天舒、彭敏

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传播界、企业界人士等共同就疫情后的社会发展趋势、文化在疫情中的角色、国学对疫情后社会重建的贡献、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应对疫情下的文化与文明冲突等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对话与交流。

凤凰网总编辑邹明

凤凰网总编辑邹明代表联合主办方致辞,邹明在致辞中表示,疫情下与病毒的抗争不仅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文明的延续,不仅需要医疗技术,也需要文化的力量,传统文化在其中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联合主办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的重要愿景,“正是为当下乃至未来的经济民生、人心天下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邹明表示,希望全球华人国学大典能汇聚海内外思想文化名家与各界精英的真知灼见,通过举办系列讲座、高峰论坛、组织国学评奖,以及各种创新产品活动,能够真正“传道以济民”,并且推动文明之间的正向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先生以“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反思”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张立文先生从古今中外的不同角度,论述了自我认识、集体主义精神、自由与正义观、民主与平等、天下和合等思想观念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中国文化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当中,凸显了其伟大的价值和魅力。而中华文化中“协和万邦”、“仁民爱物”、“兼相爱”等闪耀着先贤智慧的崇高理念,正是促进人类协作共赢的宝贵思想财富。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先生主旨演讲的题目是“何谓‘大同’”。王石先生认为,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不能过度夸张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不能过度夸大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更不能把不同文化对立起来。从人类发展趋势看,从未来世界的视角看,许多传统的、天经地义的概念,都应该以“天下”为单位重新定义。王石指出,好的文化,兼具现实性与未来性,是未来在今天的样子。要更多地反思整个世界的人文状况,要更多地看到不同地域文明的共同性,追求人类的共同价值与相通心理,科学和真理没有流派之分,不应人为设置障碍,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趋势,也不会因一时的困难而逆转。

左起:李小鸣、黄震宇、葛承雍、干春松、苑天舒、冷凇、彭敏

接下来的论坛圆桌对话里,7位嘉宾围绕“后疫情时代传统文化如何济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葛承雍,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干春松,中国文化书院秘书长、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苑天舒,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总冠军彭敏,广州珠江云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黄震宇同台对话;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发起人李亚鹏则通过连线的方式参与讨论。

图为圆桌论坛环节:葛承雍(左)、干春松(右)

圆桌对话第一个议题是疫情影响下的社会变化。葛承雍认为,疫情促使我们更多地反思自身文化的问题,面对现今的复杂情况,盲目乐观或过度悲观都是不合适的。干春松指出,人类要认识到可能自己恰好是这个地球最大的危险。苑天舒指出应当从更长远的历史角度思考今天的世界。冷凇看到疫情之后传统文化“知识下山”的风口,提出应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把深邃的思想“还给”民众。肖永明、彭敏和黄震宇都对未来表示乐观,认为疫情只是一个小小的挫折,最后一定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开始新的历程。

图为圆桌论坛环节:干春松(左)、苑天舒(右)

围绕文化应在面对全球性灾难时扮演什么样角色的问题,葛承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一定要学习优秀、先进的、能带来人类进步的文化。干春松也提出应注重文化的多样性。苑天舒强调文化促人反思的价值,“它可以让我们站在一个历史的长河里面看问题”。冷凇特别期待主流媒体把无数的年轻人中亚文化和丧文化的内容拉到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当中。彭敏强调文化在灾难中的“记录”作用和“给力”的作用,他还特别引用了蒲松龄的两句诗:“故人珍重加餐饭,万里风云路正长”。黄震宇认为,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许多年轻人所表现出来的责任与担当,正是文化精神的现实体现。

图为圆桌论坛环节:冷凇(左)、彭敏(右)

肖永明重视文化在灾难中安顿、抚慰心灵的作用;而天下一家、义利之辨、顺应自然等观念,对疫情等诸多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意义。李亚鹏则在连线中说,疫情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反而更大,特殊环境促使人们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开始对文化的主动性的选择。

圆桌对话第三个议题是传统文化资源如何帮助疫情下的社会秩序重建。冷凇认为,国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的普及还很不够,他特别倡议学者们拥抱大众媒介,甚至组建学者MCN,以更加多元的方法传承传播国学思想。葛承雍和彭敏都表示中华传统中的历史经验和价值观念对社会重建至关重要,如诚实守信、守正出新等。干春松则指出,需要冷静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地位与作用,不能认为国学“包治百病”,一定要有一种更谦虚的学习的态度。

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北京高峰论坛现场

三位书院界的嘉宾从不同角度分享书院及文化机构可以为社会重建发挥的作用。苑天舒介绍他不只一次地见证国学与传统文化对地方、企业的积极影响;肖永明表示相信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为社会重建提供精神力量,文化资源的挖掘、文化产业的振兴也必然为经济的复苏提供有效动力。李亚鹏认为,传统文化能够促进我们对自然的接触,对自身的了解,并使家庭在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之下达到更美好的一种和谐,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黄震宇则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指出国学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并形成企业与整个社会的良好互动关系。同时,国学中蕴含的创新精神,也是企业所必不可少。

圆桌的第四个问题是“中华传统文化如何有助于解决文化、文明间的冲突”。葛承雍指出,应铭记“君子绝交,不出恶言”,思想问题靠谩骂是解决不了的。干春松说,中华文化强调自我反省,“三省吾身”。苑天舒同样强调自我反省的重要性,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冷凇和彭敏则都赞同从多元的格局与角度看待和理解问题,从差异中找共性,理解各自的是非与立场。肖永明特别谈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认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还有很多的类似智慧与价值原则,可以为重建疫情后的秩序提供帮助、支持。

李亚鹏表示,人类与人类之间,更应该找到一个彼此和谐相处之道。这应该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方应该共同探寻的方向。

虽然此次高峰论坛以现场加连线的方式进行,论坛现场并没有观众,但多达六十余万网友在线观看论坛,并积极互动。

相关阅读:“致敬国学: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

2020年5月至10月,岳麓书院、凤凰网、敦和基金会再度联袂主办“致敬国学: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 ,贵州心悠然酒业提供战略支持。本届主题为“致敬国学,继承创新,文明互鉴,重建斯文”,希望当此非常之季,使传统文化去复古悬空之议,而有实用于当世;借新视角、新思维、新技术、新成果、新传播手段,拓展国学外延,砥砺青年后学,激活传统文化之一切有裨于今人者;以学术、传播、公益联动文旅、文创、文博等多方力量,激活文化资源,助力经济民生,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之正向交流。

活动期间将设系列人文讲座、高峰论坛、全球华人国学奖评选、国学盛典等活动,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学术机构、影响力华人媒体以及广大网友,共同评选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奖之“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国学新秀奖”“国学传播奖”等奖项。

本届大典由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出任总顾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辞书学会等九大机构出任学术支持单位。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