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错过的上海博物馆,占据青铜界半壁江山,精美文物叹为观止
文创
文创 > 文创资讯 > 正文

不可错过的上海博物馆,占据青铜界半壁江山,精美文物叹为观止

对于生活在杭州的我来说,上海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去的城市,也正是因为太过方便,想着什么时候都可以去,反而忽略了一些值得参观打卡的目的地,比如上海博物馆。作为人民广场上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的上海博物馆,很多年前就有参观过,只是早已没什么印象,更没有留下照片记录。最近去上海,特地留出时间过来一趟,作为博物馆爱好者,去过那么多国内国外的博物馆,依然被上海博物馆收藏的精品文物所震撼。印象中一般省级博物馆,展示的文物大多出土自本省,然而上海博物馆却是例外,馆藏文物来自全国各地,以我国古代的艺术品为重点。

目前参观上海博物馆需要提前在公众号上预约,免费开放。进入馆内一共有四楼,每层均有展厅,一楼主展厅“青铜馆”最为有名,展出大量商周时期的精品青铜器文物。虽然之前参观陕西、山西博物馆时,感觉青铜器已经够多够精美了,然而在上博,还是被数量众多的青铜器所震慑,耗费了相当多的时间仔细观赏,以至于预留的时间完全不够参观完所有展厅,只有留待下次再来了。难怪上博的青铜馆在青铜文物界享有“半壁江山”之美誉。

进入青铜馆,迎面看到的是这件夏代晚期的“镶嵌十字纹方钺”,方铖正中镶嵌着绿松石组成的十字花纹,做工很是精美。“钺”本是古代战场上的工具,然而这件方钺又大又重,不但使用不便,还用绿松石镶嵌作装饰,想来应该是作为礼仪用具的。

商朝中期的“兽面纹斝”,“斝”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这件器具形体高大,足有31.1厘米高,顶端还有两个戴帽形方柱作装饰。器身除了精美且略显神秘感的兽面纹饰外,还可以用来受热温酒。

西周早期的“妊簋”,“簋”是古代用于盛放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器身两侧的双耳为象头形,很是生动可爱。古时候大部分圆口器具均为三足,然而这件文件却有四条象蹄形足,实属罕见。

西周早期的“甲簋”,四方底座上饰有三种鸟纹,“簋”身则布满乳钉雷纹,双耳为兽首鸟身的形式。这样的乳钉雷纹与如今流行的铆钉元素、朋克风几乎一模一样,只能赞叹古人超前的创意思想啦。

西周晚期的“虎簋”,这件青铜器的盖顶为莲花瓣形的抓手,非常精美。“簋”身整体敦厚饱满,腹部及底座布满曲波纹;双耳为龙首形,气势十足。

西周早期的“德鼎”。“鼎”是古代最重要的一种礼器,这件为同时期留存下来的少数青铜大鼎之一。鼎身雄浑,鼓腹圜底,双立耳特别大,下面的三条柱形足粗壮而有力。

春秋早期的“秦公簋”,内有铭字,记为秦国国君的礼器。簋身和盖共同组成一个略扁而圆的形体,双耳为兽首状。

商代晚期的“戈父丁簋”,腹部布满乳钉雷纹,双耳为兽首深弧耳。

春秋早期的“秦公镈”。“镈”是古代的一种乐器,此青铜器出土自宝鸡,共有三件,大小相仿、外观相似。器身造型精美,共有四道飞棱,由繁复的飞龙纹组成。

西周晚期的“晋侯對盨”,“盨”也是古代的一种食器,整体呈椭圆形,两侧有双耳,盖上有四个圆环形。这件器物的的四足为蹲式人形,手臂上举,五指甚长,以手托头顶负起器身,小巧精美。

西周晚期的“晋侯稣钟”,为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这组编钟,大小不等,皆为甬钟,共有16件,除了上海博物馆的14件,另2件藏于山西博物院。珍贵在于,每个编钟上都刻有铭文,且不是单独成篇,而是下钟连着上钟读才完整。整套铭文记载了周厉王亲征东夷的功绩,提供了非常可贵的历史记载。

最后是我国著名的铜鼎“大克鼎”,为西周中期的青铜器,也是不许出境展出的国宝重器之一,为上博的镇馆之宝。器形非常大,足有93.1厘米高, 鼎腹外表饰大环带纹,足上端饰浮雕兽面纹。最重要是鼎的内壁刻有铭文290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以上仅仅是上海博物馆青铜馆内部分不可错过的艺术杰作,更多精品文物下篇文章继续,敬请关注。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