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各种保暖设备齐上阵,空调、暖气、电热毯、暖宝宝、秋衣、羊毛大衣、羽绒服、雪地靴、耳套......
那么,古代人到了冬天是怎样熬的呢?他们又有什么保暖的方法呢?下面,我们一起穿越回古代,看古代人如何抵御严寒。
保暖自古各有妙招,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会使用和控制火了。在这一时期的居住遗址内,还发现过用火的烧土面和灶坑,可以推断,那时候的人们主要是通过烧火取暖。
在半坡遗址发掘的房屋中,有一种半地穴式房屋,一半被建设在地下,就是为了防风保暖。屋内地面中间挖个坑,周边用泥土夯实,用来烧火取暖,称为“火塘”。
在现在很多少数民族中,火塘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是当地居民在家中取暖、照明、做饭、睡卧乃至进行人际交往、聚会议事、祭祀神灵的重要场所。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器具烧炭取暖,用具的名称叫做燎炉。燎炉一般附有炭箕,用来转移火种和添加木炭。不过,御寒取暖的方式也不仅仅是烧炭取暖这一种。
秦朝时,在贵族以及皇宫内又出现了“壁炉”和“火墙”等用以取暖。
考古学家在咸阳宫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有三座壁炉,其中两座供浴室使用,第三层则接近最大的一室,应该是秦皇专用的。壁炉里主要是用烧炭来御寒,并且将出烟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烟中毒。
另外在秦兴乐宫遗址中还发现了火墙的做法,这种最早用于宫廷的特殊墙体,是利用炉灶的烟气通过立砖砌成的空心短墙来进行采暖的。
火墙的供热对室内空间更加立体,而墙体的构造也要求更高。因此室内空间不合理,或者外维护结构的保温做得不够,以及火墙材料选取不合适都会对火墙使用的舒适度产生影响。
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太后妃子就寝的炕床下面,形成使整个宫殿温暖如春的暖炕与暖阁。
除了火墙的运用,古代帝王还发明出一种独特的取暖方法:用花椒涂墙。
汉代的皇宫设有温室殿,用花椒捣成的泥涂在四周墙壁保温,再挂上锦绣壁毯、羽毛幔帐,铺上豪华西域毛毯,这就是“椒房殿”。当然,这些取暖方式也只是贵族和皇帝才能享受得起。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只能在家里布置一些简易的火炕。开始人们是垒土为洞,支撑天然石板,在里面点火后也可以防止火光窜出来酿成火灾,后来人们将其与做饭的锅灶相连通。
火炕,是北方民间一种常见的取暖设备,集做饭和取暖于一身,非常有效的利用了资源,避免了浪费,对于独立住房的供暖,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围炉而坐”是古代非常普遍的冬日景象,不管是诗词还是书画,火盆的出现频率非常高。
火盆最早是用泥制成的,在盆里烧炭火,达到取暖的目的,泥火盆的最大特点是传热慢但保暖性能非常好。发展到后期,有条件的富贵人家会用精致的金属火盆取代泥火盆,还在盆边刻上吉祥花图。
如今,还有很多农村人家冬天做完饭后,趁灶膛里的火还没有化成灰烬,把它扒出来,放到火盆里,一边放一边用脚或灰耙压实,供家庭取暖。
从殷墟甲骨卜辞中的“裘”字也可以了解,古人最早是穿毛皮衣服来御寒的。
贵族一般是用羊羔皮、狐裘和貂皮等珍贵美观的动物皮毛所制成,保暖效果极好。貂皮大衣由于十分珍贵,一般人是不允许着貂裘的,到明清时,官方舆服礼制仍有严格规定。
而老百姓们的毛皮衣,更多用鹿的毛皮、羊皮、狗皮制作的,如果连这些也消费不起,御寒就只能靠麻衣,在袍子里填充乱麻或旧丝绵用以取暖,保暖效果差。直到元明时,棉花逐渐部分取代丝麻。
唐代人们用铜制成手炉,呈椭圆形,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里边放火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可以放在袖子里面暖手。
到明朝中后期,手炉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随着社会的进步,手炉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收藏爱好者喜爱的艺术品。
既然有手炉,自然也有脚炉。脚炉比手炉要大,可放在脚下暖足。脚炉多在家中使用,但许多小康家庭的孩子,如果去学塾读书,也会备好脚炉和燃料,以保持身体温暖。
还有一种便携式的取暖物件在宋代便已出现,名曰“汤婆子”。“汤”,古代汉语中指滚水;而“婆子”则戏指其陪伴人睡眠的功用。
汤婆子一般是金属或陶瓷材质的,形状类似一个没有壶嘴的大水壶,里面加满热水,外面再套上布套,睡觉时就能放进被窝取暖。这种取暖物件,一直到现代,还有地方在使用。
泡温泉避寒,早在西周时期,周幽王就在骊山修建了“星辰汤”,并在此建有离宫。到了唐玄宗,又在此大兴土木,就山势兴建行宫,改名为“华清宫”。
规模更为宏伟、富丽,有二阁、四门、四楼、五汤、十殿。每年唐玄宗都要携杨贵妃来此游宴、沐浴,躲避冬季严寒,直至翌年暮春才返回京师长安。
华清宫中的飞霜殿作为玄宗避寒的寝宫,大殿的柱子被设计成中空,每到冬天,将天然的温泉水注入其中,也是现代暖气的雏形。
时至今日,很多古代的取暖物品仍在使用,也有基于前人设计再进行改良的,不得不钦佩人类的智慧。
古建家园-- 古建中国,以古建筑传统优秀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筑互联网创新平台!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